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溫度是影響雞生產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據測定,雞最適宜的環境溫度在13~15℃,當溫度達到30℃時,雞的采食量減少10%~30%,當溫度達到35℃時,雞就會出現一系列精神異常反應,出現中暑癥狀。中暑的情況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劇,當溫度超過40℃時,造成雞大批中暑死亡。
1中暑的癥狀及治療
病雞呼吸加快、喘息,可明顯看到胸廓劇烈收縮和擴張,飲水量猛增,站立不穩或蹲伏地上,排白色或黃色水樣糞便,嚴重時倒地抽搐,死亡時間多在晚6~9時。出現該癥狀即可判定為中暑。
發現雞只中暑,應立即將雞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在雞冠、翅翼部扎針放血,同時肌注維生素C0.1g,灌服十滴水1~2滴、仁丹3~4粒。一般情況下,多數中暑雞經過治療可以很快康復。
2預防中暑的主要措施
預防中暑的關鍵是降低雞舍溫度,同時加強飼養管理工作,防止和緩解熱應激產生的負影響。在操作上,養殖戶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采取以下措施綜合防治:
2.1隔阻熱源,減少熱量入舍
陽光是導致舍內增溫的直接因素,減少熱量通過幅射傳導方式的侵入,是保持舍內溫度的前提。
①避免陽光直接射入舍內。可在雞舍向陽面搭建涼棚,有條件的可在雞舍周圍種草植樹,通過植物吸收熱量,降低空氣溫度。
②減少舍壁吸熱?梢园央u舍向陽墻壁和舍頂用白色涂料漆白,增強反射,減少熱量吸收;也可以在雞舍頂上覆蓋一層一定厚度的稻草,灑上水,隔斷熱源。
2.2蒸發散熱,降低舍內溫度
舍內溫度過高時,可用水蒸發吸熱原理,降低溫度。一是向雞舍地面灑一些涼水,利用水分蒸發吸收熱量;二是用高壓噴霧器盛涼水進行空間噴霧,視舍內溫度情況,每隔2~3小時噴霧1次,可使舍內溫度下降5~7℃。在進行蒸發散熱時,必須打開門窗,增強對流通風,以避免舍內濕度過高(超過60%)加重高溫的不利影響。
3加強通風,保持舍內溫度
良好的通風換氣可及時帶走舍內熱量,降低硫化氫、氨氣等有害氣體的含量,使舍內空氣涼爽、新鮮。可以加大換氣扇的功率,增加風扇數量,提高舍內空氣流動速度。通風時,使空氣沿雞舍長軸方向流動,這樣流經雞體的風速加大,能及時帶走雞體產生的熱量。
4充足供水,緩解高溫影響
提供充足的飲水,是緩解高溫影響的措施之一。水要涼爽、清潔,pH值以6.5~7.5為宜。雞的最佳飲水時間為上午6~10時,水溫為8~12℃,必要時可加入冰塊,正常時雞的飲水量是采食量的4倍。
5科學飼養管理,保證生產性能
高溫使雞采食量減少,熱應激導致蛋雞產蛋率下降。為保持雞的生產性能,可從以下3方面入手:
5.1提高日糧的營養濃度
主要是增加飼料中粗蛋白、鈣、磷及維生素的含量。一般粗蛋白提高5%,鈣提高4%,鈣、磷比例為4∶1,主要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添加量可為正常量的2倍。另外,可加喂一些青綠飼料(如青草、塊根和西瓜皮等)。
5.2調整飼喂時間
可將飼喂時間安排在清晨及傍晚氣溫較低的時候,中午可喂一次濕拌飼料及適量青綠飼料。
5.3選用抗應激添加劑
在飼料中添加0.3%的碳酸氫鈉(先溶于水,拌料后15分鐘飼喂),在飲水中添加0.04%的維生素C和0.2%的氯化銨,對提高雞的抗高溫能力和產蛋率亦有明顯作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