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雞肌胃糜爛癥是發生于仔雞,特別是肉用仔雞的一種與腸潰瘍病相類似的疾病,該病的發生與否,與雞飼料中的魚粉應用有著密切的關系。該病的發生常給養雞生產帶來相應的經濟損失。
一、臨床癥狀與發病特點
l~5月齡的雞均可發生,死亡率不等,高者可達10%以上;茧u主要表現為食欲減少、精神萎糜、蹲伏、羽毛蓬松、消瘦、雞冠與肉髯蒼白、貧血,嘔吐物為黑褐色稀液(故本病又有“黑色嘔吐病"之稱),腹瀉,拉黑褐色軟糞或黑褐色稀糞;茧u生長緩熳,并有突然死亡現象,如發生混合感染或并發感染其他疾病時,則死亡率升高。
二、發病原因與發病機理
配合于飼料中的魚粉含有導致肌肉糜爛的有毒物質,是導致本病發生的根本原因。另外,飼料中必需脂肪酸長期缺乏,以致影響機體對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利用,維生素B6和維生素K缺乏,硫酸銅過量使用等,均與本病發生有關。
魚粉生產中混入有毒的魚類如鯖魚、鯉魚、鮐魚等;魚蛋白中含有的氨基酸,在細菌的作用下形成各種胺類;魚粉加工過程中高溫使其過量游離組氨酸與酪蛋白結合形成組氨酸的酪蛋白混合物而使毒性增強,這種組氨酸的酪蛋白混合物可促使肌胃的分泌增加,過量的分潞物導致了肌胃組織病變發生,而正常肌胃粘膜固有層具有排列組成的砂囊腺,能分泌形成覆蓋在上皮細胞表面的類角素,并作為屏障防止胃內容物對粘膜的侵害,而組氨酸的酪蛋白混合物能破壞這個保護層,使砂囊腺的分泌紊亂,從而導致肌胃糜爛和潰瘍的發生。由于類角質保護層疏松、變脆并出血,流出的血液在胃酸的作用下變成黑色,并與夾雜的胃內容物逆行至嗉囊,使嘔吐物和下行的腹瀉物均呈現黑褐色。
三、病理剖檢變化
機體以全身性貧血為特征。主要病變集中在消化道,尤其是胃和腸。消化道內有米湯樣黑褐色稀液;腺胃擴張空虛、粘膜脫落,中、后區有程度不同的糜爛和潰瘍;肌胃類角質膜呈暗綠色或黑色,皺壁增厚,表面粘糙,嚴重者有糜爛病變,肌胃內砂粒少甚至無砂粒,殘食呈暗綠色或黑褐色;心、肝、腺、肺、腎蒼白,膽汁外溢;十二指腸、盲腸粘膜出血,表面壞死,泄殖腔粘膜充血。實驗室鏡檢,肌胃組織結構松散,類角質下的腺管主細胞和上皮細胞腫脹,并有脫落的上皮細胞,細胞碎片及灶性病變;類角質下層的組織液化糜爛,固有層水腫,有散在灶性中性白細胞浸潤、類角質膜顯著增厚松馳,與其下方組織分離;十二指腸有卡他性、出血性炎癥,絨毛脫落,粘膜表面有局灶性病變。
四、臨床診斷
常根據患雞的臨床癥狀、病理剖檢變化(尤其是肌胃病變),并結合配合飼料中魚粉的應用即可作出臨床診斷,但在診斷過程中要注意與球蟲病的鑒別診斷。
五、防制原則及其防治措施
1.防制原則
因該病的發生與魚粉質量和用量有著密切的關系,因而該病的防制原則應以改變雞日糧中魚粉的用量為根本手段,在配合雞飼料的過程中,應在保證魚粉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選用其他蛋白質飼料替代魚粉配量。另外,應補充維生素喂量,增強雞的抵抗力;應用止血劑減少肌胃出血,并防止患雞的癥狀加重。
2.治療方法
①按每只雞用維生素Kl毫克、止血散80毫克,肌肉注射,每曰兩次,連用3~4天,控制胃出血;②在飼喂雞的飼料中按每公斤飼料加入維生素B65毫克、維生素C40毫克,以增強雞的抵抗力;③按雞的每公斤體重用4~5毫克西米替丁混合于飼料中給雞飼喂,連喂7天左右,控制胃酸分泌,保護胃粘膜,以促進肌胃糜爛和潰瘍面愈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