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危害養雞業的重大疫病多以冬春季節流行時最為嚴重。其原因有兩個:一是冬春季節適宜絕大多數病毒和細菌的生存、傳播;二是我國養雞業的水平較低,飼養條件差,管理水平跟不上,冬季雞舍的通風、溫度及濕度三者矛盾加劇,導致雞群常處于缺氧、低溫、高濕、高氨、高二氧化碳的惡劣環境之中,抗病能力降低,易患各種傳染性疾病。下面著重介紹冬春季節雞最常見的三種病癥。
一是產蛋下降綜合癥。產蛋―下降綜合癥在冬春季節的發生率呈逐年增高趨勢,多發生于產蛋高峰期或產蛋上升期的雞群,常見于突然起風、氣溫突降等自然條件下以及節日前后的關鍵時期。雞群產蛋員突然出現下降,下降幅度為20%左右,有的甚至超過40%,產蛋下降的雞群有的不見其他癥狀,有的與呼吸道癥狀或消化道癥狀并發。
分析病因,引起產蛋下降的原因絕大多數與呼吸道綜合癥相似,或者說是一種疾病的兩種癥狀,或癥狀的側重點不同。另外產蛋下降綜合癥(EDS-76)與病毒感染、飼料或飼喂不當、應激因素、藥物的毒副作用等因素相關。其防治措施,除加強產蛋下降綜合癥的油苗免疫、加強產蛋雞綜合保健外,其它防治措施同呼吸道綜合癥。
二是肉雞腹水綜合癥。主要危害生長速度較快的肉雞,多見于4~5周齡,發病率一般為3%~5%,是冬季肉雞最嚴重的疾病。占冬季死亡肉雞的50%左右。病雞腹部膨大,頭面部發紫,呼吸困難,逐漸衰竭死亡。剖檢病死雞,可見腹部充滿淡黃色液體,心包積液,右心擴張,肺淤血、水腫,肝及胃腸萎縮、淤血。
分析病因,引起肉雞腹水綜合癥的原因較為復雜,屬多因素疾病,其中舍內慢性缺氧、寒冷、氨氣濃度過高、飼喂高能飼料、生長速度過快、營養因素(如硒、維生素C、磷)缺乏、中毒(如食鹽、藥物)及遺傳因素是導致肉雞腹水綜合癥的主要致病因素。
那么,應該采取什么防治措施呢?首先要改善飼養環境。冬季養雞要注意保暖,防止舍內溫度過低,在保證舍內一定溫度的同時要最大限度地通風,不能為了保持溫度而將門窗緊閉或加大飼養密度。如果取暖的方式不當,使舍內環境極度惡化,溫度、氨氣、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的濃度顯著升高,氧含量嚴重不足,都可使腹水綜合癥迅速發生。其次是合理搭配飼料。冬季肉雞飼料的能量不要太高,食鹽不能過量,鈣磷要平衡,適當補充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E、維生素C)及碳酸氫鈉0.2%。第三是早期限飼。肉雞在2~3周可進行適當限飼,喂給90%的正常日糧。第四是減少應激反應,防止中毒。尤其要防止投喂對腎臟、肝臟毒性較大的磺胺類及呋喃類藥物;氨基糖苷類、喹諾酮類及其他抗生素也不能用量過大;更要注意飼料的霉敗變質。第五是藥物治療。腹水綜合癥常繼發大腸桿菌病或慢性呼吸道病,可選用氨芐青霉素或阿莫西林(10克/100公斤水)、環丙沙星類(5~10克/100公斤水)抗菌藥物防止繼發感染。
三是雞腫頭綜合癥。雞腫頭綜合癥是由禽肺炎病毒引起并繼發致病性大腸桿菌等細菌感染的一種多因素傳染性疾病,冬季多發。肉仔雞、肉種雞、商品蛋雞均可發生,以肉雞常見。病雞眼周圍、頭面部、甚至下頜及肉垂腫脹,并表現一定的搖頭、斜頸等神經癥狀,剖檢頭面部皮下,可見黃色膠凍樣或膿性水腫。
采取防制治施要注意三點:第一,改善飼養環境。可參照肉雞腹水綜合癥中的改善措施;第二,防治細菌繼發感染,可選用磺胺甲氧嘧啶(0.03%)、環丙沙星或氨芐青霉素治療,可適當配合抗病毒藥物;第三,免疫。可選用弱毒苗(1日齡噴霧)或滅活苗免疫。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