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優質土雞就是利用草山草坡、果園林地、荒灘等地方的天然青飼料和昆蟲等動物性飼料,生產出符合綠色食品標準要求的優質家雞。它具有投資少、飼養成本低、又增加野味的特點,是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好門路。
雞黑頭病也稱組織滴蟲病或盲腸肝炎,本病病原為組織滴蟲,主要侵害雞和火雞,呈世界性分布,特征是病雞便血、貧血,肝臟壞死和盲腸潰瘍。多發于雛雞和雛火雞,成雞雖然能感染,但癥狀不明顯。此病在夏季多發,如治療不及時,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病愈雞生長緩慢,產蛋率下降,給養雞業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本病多發在春末至初秋的暖熱季節,雞、火雞、鷓鴣和雉雞均可被感染。2周齡到4月齡的雞易感性很高,潛伏期7~12天,成雞也會發生,但呈隱性感染,并成為帶蟲者。雞群的管理條件不良、雞舍潮濕、過度擁擠、通風不良、光線不足、飼料質量差、營養不全等,都是本病的誘因。現將一起優質土雞發生雞黑頭病的診斷與防治體會介紹如下,供同行參考。
1發病情況及臨床癥狀
花橋鄉某養雞戶飼養大小不一的優質土雞3批共3375羽,其中2005年3月從浦城縣購入一批優質土雞雛雞1300羽,飼養3周后開始發病。病雞初期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飲食下降,羽毛松亂無光澤,兩翅下垂,身體蜷縮,怕冷常擁擠在一起;下痢,排硫黃色稀便,部分病雞有排血便現象,發病第7~8天排干酪樣便;后期雞冠瘀血呈暗黑色,明顯的黑頭現象。截至2005年4月中旬,發病630只,死亡172只,病死率為27%。
2剖檢變化
剖檢病死雞21只,主要表現盲腸壁肥厚,腸壁漿液性滲出和出血,內腔充滿污穢的干酪樣滲出物,個別堵塞整個腸腔,腸管異常膨大;嚴重的盲腸穿孔,引起腹膜炎,并與鄰近臟器粘著。肝臟表面有色澤呈黃或黃綠色的圓形壞死灶,壞死灶邊緣有許多小顆粒呈放射分布,如拇指大小,散發或密布于整個臟器表面,個別病灶中間略微凹陷,邊緣隆起,剖面見壞死灶向肝實質深層擴展。
3診斷
根據發病季節(春季)、臨床癥狀(排出特征性硫黃色糞便)和剖檢特征(肝臟呈典型壞死灶及盲腸的干酪樣腫大變化),確診為雞黑頭病。
4防治措施
4.1復方敵菌凈,按每千克體重30mg拌料混勻后供雞采食,首次用量加倍,連服10天;同時每50kg飼料拌維生素AD3E粉200g和普樂鍵(5%氟苯尼考)100g,預防繼發感染和恢復肝功能,增強抵抗力。
4.2強力拜固舒,按每千克水加1g,連續服7天,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加快雞群康復。
4.37天后用鹽酸左旋咪唑,按每千克體重25mg,驅除雞體內的異刺線蟲,消除組織滴蟲的傳播途徑。
4.4加強飼養管理,防止雞群擁擠,保證雞舍通風良好,飼料配合齊全,充分飲水。
4.5搞好環境衛生,加強衛生消毒工作。及時清除雞舍內潮濕墊草和糞便,經常保持雞舍內干爽整潔,空氣新鮮。
通過以上的綜合性防治措施,該雞群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病情嚴重的全部作無害化處理。10天后整個雞群的精神狀態、飲水、采食及糞便恢復正常。
5討論與體會
5.1與雞球蟲病鑒別診斷。在臨床癥狀上,雞黑頭病病初拉黃色、淡綠色帶泡沫的稀糞,少見血便,中期排褐色惡臭稀糞,后期雞冠暗黑色;球蟲病則拉紅色或暗紅色的干糞或黏稠糞,而雞冠正常或呈蒼白色。在剖檢變化上,雞黑頭病一側或兩側盲腸腫大,黏膜出血,內有于酪樣滲出物或壞死物形成的凝固栓子堵塞腸腔,使盲腸肥厚堅實,像香腸樣,肝臟表面有特征性潰瘍病灶;球蟲病則兩側盲腸腫大,內有血糞或黏膜碎片,漿膜上帶有小白點或不規則的出血點,肝臟一般見不到潰瘍病變。
5.2該專業戶大小雞混養,管理無序,雞舍通風不良,雞群擁擠,光線不足,飼喂飼料質量差(當地飼料廠生產--無生產許可),消毒不規范,致使該批雞發生雞黑頭病。建議要加大科普力度,完善管理措施,搞好環境衛生,加強衛生消毒工作,完善保健措施。這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