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發病年齡的變化
過去認為雞白痢是主要侵害雛雞的疾病,常稱雛雞白痢,并定名為"雛雞致死性敗血癥"。小雞孵出后幾天開始出現明顯癥狀,7~10日齡后發病,病雛逐漸增多,第二、三周齡達到死亡高峰,3周齡后發病減少。而成雞則認為呈慢性經過。近幾年發現,1~4日齡初生雛及育成雞的發病機率明顯增多。1~4日齡初生雛的大量發病主要見于種蛋來源于雞白痢血清陽性率高的種雞群,同時有大風降溫等不良應激因素時可暴發此病,在3~5日齡時達到死亡高峰。近幾年,還發現在雞的育成階段出現雞白痢的高發期,被稱為青年雞的雞白痢,常有較多或大量發病和死亡。此階段發病有的系育雛階段忽視了對此病的防治,造成此病;也有一些是在育雛期感染了雞白痢,雖未致死,但某些器官遺留病理損害,如:心肌上的壞死性結節、心肌變性及肺壞疽等。在雞日齡增大后,有病變的器官不堪新加重的負擔,逐漸消瘦、下痢、死亡。
2臨床診斷的變化
雞白痢以表現白色下痢為特征,排稀薄如漿糊狀糞便,出現"糊肛"現象,影響排糞。同時由于肛門周圍發生炎癥引起病痛,故常發生尖銳的叫聲。但近幾年在育雛期,常有不表現白色下痢特征癥狀而突然死亡的,經病原學診斷,確系因雞白痢沙門氏菌而致死,被稱為無白痢癥狀型或急性敗血型雞白痢,有些死亡后的雛雞,口內尚含有飼料。此外,還有一種病型,病后僅見極少數雛雞排白色稀糞,但呈現呼吸困難,剖檢可見肺部有多量粟粒大壞死結節,和大小不一的肝變壞死區,被稱為肺形雞白痢。如對此現象誤認為是呼吸道疾病而用一些呼吸道藥物,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而且費人費物,造成不應有的損失。也有育雛期嚴重發生雞白痢的病群,常有1%~3%雛雞表現腦脊髓炎癥狀,經細菌學檢驗,在死雛腦組織中很容易分離到純粹一致的雞白痢沙門氏菌,這種情況被稱為腦型雞白痢。雛雞白痢以前常表現的排白色黏性糞便的癥狀,不僅在上述幾種類型的雞白痢病上表現不明顯,而且在有些情況下,雛雞因其他原因也可表現白色排泄物增多,甚至出現"糊肛"現象,如高蛋白水平飼料、傳支、傳染性法氏囊病、痛風等,均可見白色排泄物增多,所以認為,雞白痢病的病名并不符合臨診實際情況,甚至可造成誤解。同時,由于積極地采用藥物,明顯的雛雞白痢不再時常發生,而無白痢癥狀型、肺型及腦型雞白痢在臨床上則較多見,而且易造成誤解,其中更以肺型和腦型雞白痢為多,且危害性大,影響生長發育,甚至死亡。
3剖檢特點的變化
以往雛雞白痢的剖檢變化主要是肝臟腫大,質脆,呈土黃或磚紅色,并有黃白色小壞死點,或在某些臟器上形成壞死結節,如心肌、肺、肝、盲腸、大腸及肌胃肌肉中有壞死灶或結節,以及其他臟器充血。在育成期最常見的病變為卵子變形、變色、質地改變以及卵子呈囊狀,有腹膜炎,伴以急性或慢性心包炎。成年公雞的病變常局限于睪丸及輸精管。睪丸極度萎縮,同時出現小膿腫,輸精管管腔增大,充滿粘稠的均質滲出物。近幾年來,雛雞更多的病變見于肺膜下及肺實質中有若干散在粟粒大灰白、灰黃色壞死結節,以及局灶性肺肝變及壞死區,有的在心臟上形成黃色"腫瘤樣"結節,可深入心肌,心肌變性,心壁增厚變性,致使心臟心腔縮小,心臟體積增大,心包積液,心壁變厚變形,嚴重影響心臟機能,致使病雞死亡;即瞬〉碾u,有的在肌胃、腸黏膜等處有大小不一的黃色結節,有的肝臟腫大,呈暗紅或紅黃色,肝膜下密布大小不一的紫紅色斑點或黃白色壞死點,肝臟質地脆而無韌性,輕摸即成糊狀,常自然破裂,在肝膜下形成血塊、血腫,或連同肝包膜同時破裂形成大量血性腹水及血凝塊,有人將此種情況稱為"爛肝病"及"血性腹水病"等。還有某些病雞,肝臟略腫或不腫,質地較硬,呈青銅或古銅色,這種病變顏色在過去認為系雞傷寒病的典型病變。但現在常在雞白痢病的死亡雞中發現。還有的雞脾臟腫大數倍,表面常有灰白色結節,也發生在雞白痢的病死雞中。上述各種病理變化,不僅分離到的是純粹一致的雞白痢沙門氏菌,同時也經生化反應及因子血清學證實。
4藥物防治的變化
近年來,常用于防治雞白痢的土霉素、四環素、磺胺類、青霉素、鏈霉素等藥物,體外藥敏試驗中的抑菌環直徑已下降到10毫米以下,甚至為0;上述藥物在生產實踐中的防治作用已很低,甚至完全無效。但慶大霉素或卡那霉素體外藥敏試驗的抑菌環在20毫米以上,應屬雞白痢病的高敏藥物。但許多場戶在雛雞飲水中加入慶大或卡那霉素甚至在飲水中加大1~2倍用量,對此病仍無較好的防治效果。將這時死亡雛雞做細菌分離,仍獲得高純度的雞白痢沙門氏菌,將此菌株做紙片法藥敏試驗,抑菌環仍在20毫米以上。若將上述藥物改為肌肉注射,則防治效果非常顯著。這是因為慶大或卡那霉素在消化道吸收很少,致使藥液濃度低,而雞白痢是以急性敗血型感染為主,絕不是單純的腸道感染,所以飲服慶大或卡那霉素是用藥途徑的錯誤,必會造成防治失敗和藥物浪費。如要通過飲水或拌料給藥,可選用氟必康,在生產實踐中的防治效果較好,痢特靈的藥敏試驗近幾年基本穩定在中等敏感度,同時價格低,但它對雞的毒性大,且因藥殘等問題,所以有些地方已禁用此藥。近幾年防治雞白痢,依據生物競爭排斥的理論,推出了調菌生、促菌生、乳康生等生物制劑,它們無藥殘、不污染環境,應用前景廣闊,但僅在環境控制、衛生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才表現較好的防治作用。當然雞白痢沙門氏菌對藥物的敏感情況在不斷變化,所以應經常分離致病菌株,做藥敏試驗,并講究用藥途徑,以免盲目用藥,貽誤時機。
5流行病學方面的特點
近幾年雞白痢病發生日齡及表現有了明顯改變,一是發病日齡前移。有的在1~3日齡即暴發此病,這可能與被嚴重污染的種蛋有關。二是育成雞的發病率及死亡淘汰率明顯增加且病程延長。還有些暴發此病是以呼吸困難、肺部多量壞死結節病變為主,發生機率達到100%,成為雞白痢病的特征性病變。還有一些大量發病的雛雞群中,出現神經癥狀的病雛,在此種病死雛的腦組織中,很容易分離到純粹的雞白痢沙門氏菌。又據調查統計,在飼養管理完全相同的條件下,同群的黃羽、褐殼蛋雛雞因雞白痢病死亡率高出白羽、白殼蛋雞四十七個百分點,具有極顯著的差異,這對此病的防治和抗病育種提供了極有用的資料。據分析,不但大風降溫、天氣驟變、育雛溫度過高、過低、密度過大等不良因素可促使雞白痢的突然大量發病,而且在發生其他傳染病、預防接種,或連續使用某些藥物(抗生素)時也可促使雞白痢病的發生。
6危害及防治
雞白痢病威脅著雞的一生,隨時都可發生,既有垂直傳播,又有橫向傳播,其傳播范圍廣,感染雞只多,因而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極其巨大,一些專家認為雞白痢所造成的損失和危害,超過了其他任何雞病。目前我國大多數養雞專業場(戶)設備簡陋,衛生環境惡劣,缺乏消毒防治等基本措施,因而此病發病率急劇增加,加以在病型表現、剖檢、流行病學等方面發生了變化,但又缺乏病原學和病理學診斷,所以將雞白痢病的一些新表現、病變等誤診為曲霉菌病、神經型馬立克氏病、白血病及"爛肝病"血性腹水等,增加了誤診率,嚴重影響了養雞業的健康發展。
治療雞白痢,應先做藥敏試驗,結合其發病特點選用高敏藥物,同時采用合適的劑量及用藥途徑,配合嚴格的消毒和飼養管理?蛇x用的敏感藥物有氟苯尼考、慶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恩諾沙星、環丙沙星等對該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不同地區、不同場戶應根據藥敏情況具體分析,選擇用藥。
用藥防治該病,只能減少雞只死亡,治愈的雞仍然帶菌,因此防治該病的原則在于杜絕病原傳人,消除群內帶菌者與慢性患者,建立和保持無白痢雞群,才能有效的控制該病。
7綜合防治
挑選健康種雞、種蛋,建立健康雞群,杜絕垂直傳播;加強孵化管理,避免孵化期間污染;加強育雛及其育成雞的飼養管理,搞好衛生防疫;選用高敏藥物輔以正確的劑量和用藥途徑及時治療病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