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病理剖檢診斷雞病是臨床診斷的主要手段之一。雞病的種類繁多,有些雞病癥狀表現常大同小異,往往難以區別,實驗室檢驗雖然有很大的幫助,但必須有一定的實驗設備和條件,并且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出結論。病理剖檢診斷則能彌補這些缺陷,在短時間內憑肉眼直觀很快即可從特征性病理變化作出結論,因此被廣泛采用,F就生產中肉雞常見病變總結分析如下,以供參考。
1.腹腔
(1)腹腔積液呈淡黃色,并有粘稠的滲出物附在內臟表面,可能是肉雞腹水綜合癥、大腸桿菌病、包涵體肝炎等。
(2)腹腔中積有血液和凝血塊,常見于急性肝破裂,可能為肝、脾的腫瘤性疾病、包涵體肝炎等。
(3)腹腔中器官表面,特別是肝、心、腸系膜等內臟器官表面,有一種石灰樣沉著物,這是痛風或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的特征。
(4)腹腔器官粘連,并有破裂的卵黃和堅硬的卵黃塊,可能是大腸桿菌、雞白痢等引起的卵巢腹膜炎。
2.嗉囊和食管
(1)嗉囊充滿食物,說明該雞為急性死亡,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判斷。若有大批死亡發生,可能為中毒或急性傳染病。
(2)嗉囊膨脹并充滿酸性液體,可見于嗉囊卡他或新城疫。如充滿堅硬植物根莖等物,可診斷為嗉囊阻塞。
(3)嗉囊粘膜增厚,附著多量白色粘性物質,可能有線蟲寄生。若有假膜和潰瘍,則是鵝口瘡的特征。
(4)食管粘膜上生有許多白色小結節,是維生素A缺乏癥的病灶。
3.腺胃和肌胃
(1)腺胃腫大或發炎,呈氣球狀,可能是馬立克氏病的病變。
(2)腺胃乳頭出血,腺胃粘膜出血,是新城疫的特征。
(3)腺胃和肌胃的交界處有一條狀出血,可能是傳染性法氏囊病。
4.小腸、大腸及胰腺
(1)小腸充滿血液,是急性小腸球蟲。
(2)小腸粘膜急性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癥,粘膜呈深紅色,有出血點,表面有多量粘液性滲出物,常見于新城疫,急性禽霍亂、急性腸炎等。
(3)小腸壁增厚,割開腸管腸壁外翻,可能是慢性腸炎、禽沙門氏菌病。
(4)小腸粘膜上形成大量灰白色的小斑點,同時腸道發生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癥,見于小腸球蟲病。
(5)胰腺有變性、體積縮小、較堅實、寬度變窄、厚度變薄等病變,可能是缺硒或維生素E。
(6)腸壁上生長大小不等的腫瘤狀結節,可見于馬立克氏病、淋巴細胞性造白細胞組織增生、惡性腫瘤、結核病,以及嚴重的絳蟲病。
(7)盲腸腫大,粘膜呈深紅色嚴重炎癥,腸腔內含有血色或血液凝塊,這是盲腸球蟲的特征。盲腸壁肥厚。內含黃色干酪樣凝固滲出物,可能是雞傳染性盲腸肝炎。
(8)泄殖腔粘膜早條狀出血,這是慢性或非典型雞新城疫。
5.肝臟和脾臟
(1)肝臟的體積色澤正常,但表面和切面有數量不等的針尖大小的灰白色壞死點,是禽霍亂的特征,也見于雞傷寒和雞白痢。
(2)肝、脾色澤變淡,呈彌慢性增大(可超過正常的數倍),見于馬立克氏病,淋巴細胞性造白細胞組織增生。
(3)肝稍腫大,表面形成許多界限分明的、大小不一的、黃色類圓形壞死灶,邊緣稍隆起,此為雞盲腸肝炎的特征病變。
(4)肝臟的硬度增加,呈黃色,表面粗糙不平,常有膽管增生,常見于黃曲霉菌素中毒。
(5)肝或脾出現多量灰白色或黃色珍珠樣結節,切面呈干酪樣,見于雞的結核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