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雞傳染性喉氣管炎是由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性的傳染病,傳播快,死亡率高。本病首次報道于美國,現已遍布于世界養禽的國家和地區。我國許多地區也有本病的發生和報道。筆者于2005年在互助縣松多鄉發現一起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的病例,現將診療情況報道如下。
1發病情況和臨床癥狀
2005年10月互助縣松多鄉某養殖戶飼養的64只雞,有4只突然發生精神沉郁,羽毛粗亂,不食、氣管和喉部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頭頸前伸,張口呼吸,雞冠發紺,按壓鼻孔流出黏液性、濃性分泌物,于次日死亡。此后,其他雞只相繼發病死亡。剖檢死亡雞只,喉頭和氣管黏膜充血、出血、腫脹,黏膜上覆蓋有黏液性的分泌物,呈乳頭或血凝塊樣物堵塞喉頭和氣管。氣管、支氣管、肺臟和氣囊水腫、充血。共發病38只,發病率為59.38%;死亡26只,死亡率為40.63%,致死率為68.42%。
2實驗室檢查
2.1包涵體檢查:取5只發病后2―3d的雞的喉頭黏膜上皮制成切片后,姬姆薩染色,鏡下發現細胞內有紫色、周圍有暈輪狀的包涵體。
2.2瓊脂擴散試驗:采取病死雞氣管分泌物作抗原與已知陽性血清做瓊脂擴散試驗,結果出現明顯的沉淀線。
3討論
3.1該戶飼養海東雞64只,是互助縣土種雞(海東雞)保種項目實施戶,以散養(放牧)為主,發病后,經應用抗生素治療無效。本次發病可能與在該戶周圍有采礦的工人從西寧等地購買活雞或雞胴體食用,下水有可能污染周圍環境有關。除該戶雞發病外,其他農戶的雞未見發病(圈養)。
3.2海東雞具有體型小,生長慢,價值高等的特點,是農民脫貧致富養殖的好品種,但是,在自然條件下散養時,平時應加強衛生管理和消毒環節,可用強力消毒靈進行消毒;應注意天氣變化和雞舍的飼養管理條件,并增加飼料中微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增強雞的體質。發現病雞應及時隔離,并做好消毒工作,以免疫情擴大。
3.3建議對本病污染的雞群進行淘汰,這是因為發病雞群在耐過本病后,也還有相當數量的帶毒雞,能長期持續排出病毒,如因飼養管理不當或消毒不嚴又可能導致該病頻繁發生和流行。
3.4平時應有計劃地預防消毒,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疫苗能有效預防本病的發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