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烏骨雞是我國特有的藥用珍禽,其外貌優美,肉質營養豐富,具有極高的藥用、食用和觀賞價值,以其為原料生產的藥品、補品深受人們歡迎,是馳名中外的優良藥用雞種。在我國以烏骨雞為主要藥材生產的中成藥、口服液不下數十種,如"烏雞白鳳丸"、"參茸白鳳丸"、"烏雞調經丸"等。本文就烏骨雞的人工孵化與育雛技術做一初步探討。
1種蛋的選擇
應選擇開產3周后母雞所產的新鮮種蛋,蛋殼表面光滑、清潔,結構致密,無裂縫。蛋呈橢圓形,蛋的大小因類型或品系不同而有差別。例如,江西烏骨雞的種蛋要求在30~42克;江山白毛烏骨雞種蛋要求在50克以上;雪峰烏骨雞要求在45克左右。
2種蛋的消毒
一般采用熏蒸方法,即放入消毒室或消毒柜中,或置于蛋架上,用塑料薄膜覆蓋,使熏蒸時不漏氣。通常按每立方米體積用福爾馬林溶液30毫升盛于瓷質或陶質容器中,再加入高錳酸鉀1.5克,即發煙熏蒸。室溫必須保持20℃~25℃,熏蒸30分鐘。如果種蛋在孵化器內消毒時,則將消毒盤放在孵化器內架下方,關閉孵化器門和通氣孔,消毒后打開門,開動風扇,驅除異味。但對入孵12~96小時的種蛋,切不可進行消毒,此時屬消毒危險期。
3人工孵化
烏骨雞的人工孵化法與蛋用雞孵化法相同。凡是用于蛋用雞的孵化機具都適用于烏骨雞的孵化,其孵化期為21天。
3.1溫度烏骨雞適宜的溫度范圍在38.2℃~39℃。如果分批入孵,則一般采用恒溫孵化,利用"老蛋帶新蛋",其溫度在37.8℃,受季節影響略有差異。如是整批入孵,其溫度則按胚胎不同發育階段而區別對待,一般采用變溫孵化。孵化初期稍高,中期相應降低,后期應稍低。
3.2濕度一般在種蛋入孵后1~7天內,相對濕度應保持在55%~60%;8~18天期間,應保持在50%~55%;16~21天期間,應增加到60%~70%。
3.3通風一般來說,孵化前期胚胎所需空氣量少,應關閉孵化器部分進、出氣孔,隨著胚齡的增加,進、出氣孔也應逐漸加大。到17胚齡后,可全部打開進、出氣孔。
3.4翻蛋入孵后的種蛋必須翻動,翻蛋角度為90度。每晝夜翻蛋8~12次,有自動翻蛋裝置的,則可更多些。
3.5涼蛋種蛋在孵化后期(即17天以后),脂肪代謝強而發出熱量,待種蛋白溫急劇增高時,才需要涼蛋。涼蛋時,將電源切斷,照常轉動風扇,打開孵化器機門,每次15~30分鐘,每天2次。一般當蛋殼溫度降至32℃時停止涼蛋。
3.6照蛋一般進行3次照蛋。種蛋入孵5~6天時,進行頭照。凡蛋內較亮、蛋內無血絲的為無精蛋;有黑點而外圍形成血圈或血條的為死胚蛋;黑點周圍有形如蜘蛛網狀血管分布的為正常受精蛋。第2次照蛋在種蛋入孵1.4天進行。看到尿囊在蛋的小頭合攏,照蛋時只見氣室亮,其余呈暗色,清晰的是正常發育的胚蛋。第3次照蛋,結合落盤,一般在種蛋入孵18~19天時進行。正常胚蛋見有黑影在氣室內閃動,除氣室外,整個蛋成不透明或呈暗色,但近氣室處仍見部分血管分布。
3.7落盤一般是孵化18~19天時,將胚蛋從孵化器的蛋盤上移到出雛器的出雛盤內,稱落盤。孵化至19天半就開始出雛,20天就達到出雛盛期,要及時撿雛。一般每隔4小時撿雛1次。撿雛要求輕、快,盡量避免碰破別的胚蛋,空蛋殼也及時撿出。到出雛后期,對出殼難的雛雞可進行助產,把內膜已枯黃或露出的絨毛發干、雛在殼內無力的胚蛋輕輕剝開,分開粘連的殼膜,把雛雞頭輕輕拉出殼外,令其自己掙扎破殼。但遇到殼內膜發白或有紅的血管或出血,應立即停止剝離。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