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柴雞,又稱小笨雞,是河南省中原地區的一些當地農戶長期飼養的中國本地雞優良品種,在70~80年代我國大量引進國外優良品種以前,柴雞一直占據著絕對的市場。其特點非常明顯,優點是:能跑善動,行動敏捷,群居性強,喜歡野外覓食,抗病力強,耐粗飼。成品公雞因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是高檔餐桌上的一道美食;母雞進入產蛋期后,在自然環境下,每年可以產蛋100~150枚,高者可達200枚,蛋黃大,蛋清少,蛋黃呈紅黃色,含大量的卵磷脂及礦質元素,蛋清清澈,含水量少,蛋白質含量高,有多種可供人體吸收的氨基酸。冬天,母雞停產后,可作為商品雞出售,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是產婦及體弱病人最好的補品。但是,柴雞也有很多缺點,如體形較小,產蛋少,生長較慢,飼料轉化率低,不適圈養、籠養。可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追求溫飽型食品的需要之后,更向著無公害、健康、環保的方向發展,加之柴雞是在自然環境下生長,不喂飼料添加劑,肉蛋不含抗生素、激素及其他人工合成原料,因此,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市場上,商品雞的價格是肉雞的3~6倍,蛋的價格是籠養蛋雞的2~4倍,并且是緊俏商品。看來,養殖柴雞有很廣闊的前景。現在將一種新型的養殖技術~果園生態養殖柴雞技術介紹如下。
一、場地選擇
柴雞喜歡運動,因此野外放養成功率極高,平原地區以果園最好,比如蘋果園、杏園、桃園、梨園、柑橘園、香蕉園等,特別是蘋果園,近幾年,蘋果生產實行了套袋技術,生長過程中幾乎不用噴施農藥,因此,減少了污染。另外,蘋果樹有茂密的樹冠,能為柴雞避雨、擋風、避免陽光直射以及納涼,為其提供一個良好的休憩場所。地面上的嫩草和大量的昆蟲、蠕蟲,是雞良好的天然飼料,也減少了農業害蟲對果樹的危害。場地應有圍墻,防止雞逃跑及被人偷獵,比如灌木林、喬木林場或其他果園。
二、雞舍建造
柴雞的雞舍建造一般比較簡易。雞舍最好面南背北,通風透氣,冬暖夏涼,可利用毛竹、雜木等搭成屋檐高2米的簡易屋架,頂部石棉瓦遮蓋,四周可用磚墻或土坯墻,面積按10只/平方米計算即可,房內設幾層梯形棲息架,冬天應有棉(草)簾。育雛舍可設在欄舍內的一旁,可用尼龍薄膜搭成高1~1.2米拱型棚,面積確定按35只/平方米計算,舍內要有保溫設施。另外,還要建造一些產蛋巢,母雞與巢的比例約為3∶1。再者,有條件的還可以設置一個沙場,因為柴雞有沙(土)浴的習性,干凈身體,洗去寄生蟲。園內應設置一些水槽,定期換水,水應充分消毒,保證有清潔的飲水。
三、品種選擇
江村黃、三黃雞、廣西麻雞、浙大黃、固始雞、仙居雞、福建青雞等中、小型的遲速型雞,具有對環境要求低、適應性廣、抗病力強、活動量大、肉質上乘等特點,比較適合我市的野外養殖。
四、喂養
每畝果園可以喂養500~1000只雛雞,雛雞最好提前孵化,待春暖花開時,20~30日齡為最好。成雞每畝可養300~500只。
1.開水和開料:
雛雞第一次飲水叫開水。當雛雞運到后,盡快將它送進育雛室(冬季尤其必要)讓其自由飲水。對經長途運輸或天熱時的雛雞,飲水中加0.9%葡萄糖生理鹽水或速補;近距離運輸的在飲水中加0.01%~0.02%高錳酸鉀。開水應盡早,要讓80%以上的雛雞同時飲到第一口水;對反應遲鈍、蹲著不動或體弱雞應人工凋教,或拍于刺激促進飲水。雛雞雞舍應該全天候供水,確保雛雞及時飲用。
給雛雞第一次投料稱為開料。開料時間應適當推遲,最適宜時間應在雞出殼后24~36小時。也可根據雛雞健康狀況和外界氣溫情況來定,一般有85%的雛雞具有食欲時為好。開料太早,容易引起雛雞卵黃吸收不良而成為僵雞,導致育雛率降低及均勻度差的弊端。開料時最好選擇顆粒度小、容易消化的配合飼料。飼料應撒在尼龍布或竹團箕上使雛雞容易吃到。投料應盡量做到少投勤添,以刺激雛雞食欲,同時減少飼料浪費。
2.調配飼料,合理營養
雛雞(45日齡以下):玉米45%、碎米18%、小麥12%、豆餅20%、魚粉3%、骨粉2%、食鹽適量。
成雞(45日齡以上):玉米30%、碎米20%、小麥15%、豆(糠)餅30%、微量元素3%;食鹽和小蘇打各1%。
3.成雞補飼
根據果園內環境的情況決定補飼量的多少。如果園內雜草、昆蟲比較多,柴雞覓食時可以吃飽,傍晚在雞舍的料槽內放置少量的配合飼料即可。如果柴雞白天吃不飽,在中午和傍晚需要在料槽內添加飼料。一般白天讓雞在園內自由取食,傍晚補飼一次即可,另外,傍晚補飼可以促使雞按時歸巢,養成良好的歸巢習慣。
五、疾病防治
柴雞抗病力很強,但也要定期預防。按時定期注射雞瘟、霍亂等疫苗,防患于未然。總之,在疾病方面,要比籠養雞和圈養雞省時、省力、省錢得多。
1.白痢病
該病主要發生在7日齡內,特征是雛雞肛門粘有白色糞便,使用諾氟沙星、敵菌凈、土霉素等藥拌料進行防治。
2.霉菌病
十五日齡以內的雛雞常常發病,癥狀是:呼吸困難、機體脫水、消瘦、腳趾干癟,剖檢時可見肺、氣囊含有霉菌結節為特征。預防應注意不要飼喂霉變飼料,并降低雞舍內的濕度;治療可用制霉菌素飲水或拌料治療。
3.球蟲病
特征為食欲減少、飲水增加、場地可見血便、少數雞肛門周圍粘有血便。剖檢盲腸、小腸增粗,內含血色稀物,腸粘膜可見出血點。治療可以用青霉素飲水治療,或磺胺類及球蟲藥拌料治療;預防要降低舍內濕度以及雞舍內柴雞的密度。
4.免疫接種
1日齡的雛雞免疫接種馬立克氏疫苗;6~7日齡的雞用雞新城疫iV系苗(或V4苗)、法氏囊B87苗、傳支H120苗等混合飲水免疫;24~28日齡用雞新城疫Ⅱ系苗飲水免疫一次;60日齡再用雞新城疫Ⅰ系苗注射接種一次。
六、其他注意事項
1.野生動物危害。要注意防止黃鼠狼、蛇(雛雞時期)、野狗、野貓等動物的危害。
2.防止雞群受驚嚇。無論白天還是夜間,都應該盡可能防止雞群受驚。
3.防止農藥中毒。為了防止果樹病蟲害,需要在一定的時期噴灑農藥,其中有的農藥可能對柴雞有毒。因此,在噴灑對柴雞有毒害作用的農藥當天及其后7~10天,需要把柴雞圈養在雞舍內,不能讓其采食青草、昆蟲。在選擇果樹品種時,應優先考慮抗病害、抗蟲害的品種,盡量減少噴藥次數,以減少農藥對柴雞的危害。
4.培養雞群傍晚回雞舍休息的習慣。個別柴雞會出現找不到雞舍、不愿回雞舍的情況,晚上不得不棲息在果樹上,因此應從雛雞開始訓練,使其歸舍。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