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中心 > 畜禽養(yǎng)殖 > 養(yǎng)雞技術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雞痘是由雞痘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傳染性疾病。其特征是在無毛或毛少部皮膚(尤以頭部皮膚)發(fā)生痘疹,繼而結癡、脫落;或口腔和咽喉粘膜發(fā)生纖維素性壞死性炎癥,常形成假膜,故又稱雞白喉。
1.流行特點雞痘主要發(fā)生于雞,其次為火雞。雞不分年齡、性別和品種都可感染,但以雛雞和幼雞多發(fā),常引起雛雞大批死亡。本病多為接觸性傳播,脫落和散碎的痘痂是病毒散布的主要方式,一般經損傷的皮膚和粘膜感染。蚊子和皮膚寄生蟲也可傳播本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以春、秋兩季和蚊子活躍季節(jié)最易流行、擁擠、潮濕、通風不良、衛(wèi)生條件差和維生素缺乏時更易發(fā)生。若有傳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病、葡萄球菌病等并發(fā),可造成大批死亡。
2.癥狀及病變潛伏期4~10天,根據癥狀和病變不同分為皮膚型、粘膜型和混合型。
皮膚型:痘疹常見于冠、肉髯、嘴角、眼瞼等部位,有時見于腿、爪、翅內側和泄殖腔周圍。起初出現細薄的灰色麩皮樣覆蓋物,迅速出現結節(jié),初呈灰色,后轉黃色,逐漸增大,干燥,堅硬,突出于皮膚表面,內含黃脂狀糊塊。一般無明顯全身癥狀,但雛雞癥狀較重,母雞產蛋減少或停止。
粘膜型:多發(fā)生于小雞或青年雞,死亡率高,小雞可達50%。病初流鼻涕,初為漿液性,后為膿性。有時眼瞼腫脹,結膜粘有膿性或纖維蛋白性滲出物,甚至失明。上述癥狀出現后2~3天,口腔、咽喉粘膜發(fā)生痘疹。初呈圓形黃色斑點,逐步擴散成為大片沉著物(假膜),隨后變厚成棕色痂塊,凹凸不平,不易剝離,嚴重時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而死。
混合型:具有皮膚型和粘膜型的特征。
3.診斷本病癥狀特殊,不難作出診斷。實驗室診斷可以采用易感雞接種試驗、雞胚接種試驗、血清中和試驗、血凝試驗和瓊脂擴散試驗等。
4.治療本病尚無特效的藥物治療。通常采用一些對癥療法或中藥治療,以減輕癥狀、防止破潰感染和促進早愈。
(1)皮膚痘疹,先用1%高錳酸鉀液沖洗,再用潔凈的鑷子小心剝離癡皮后,在傷口涂擦龍膽紫或5%碘酒,或石炭酸凡士林(含1%~2%石炭酸)。粘膜痘疹,用潔凈鑷子小心除去假膜,用1%高錳酸鉀液沖洗后涂上碘甘油。
(2)據報道,用10%水楊酸鈉液,每天注射2次,每次注射0.05毫升,連續(xù)6天;或口服乙酰水楊酸,每天2次,每次0.25~0.5克,連續(xù)6天,可減輕癥狀和抑制病毒在皮內增生。
(3)桅子100克、丹皮60克、黃芩50克、黃柏80克、金銀花80克、板藍根80克、山豆根50克、苦參50克、白芷50克、甘草100克、防風50克、皂角50克。混合粉碎。每雞每天0.5~2克,加水煎煮,連同藥渣棍入飼料中喂服,1~2周即愈。
(4)龍膽草500克、紫草1000克、薄荷500克,為500~600只成雞1日量。共為末,水煎,連渣帶汁拌料喂服。
(5)將“喉癥丸”填入口腔投服,或按每只雞每日2粒量拌料1次喂服,連服2日。眼部痘疹可在內服藥的同時,取2~3粒藥丸用一小滴水研成糊外敷,1日2次。
(6)復方蒲公英注射液涂擦患部,輕者一次治愈,重者剝去患部痂殼,然后涂藥,每天1~2次,連續(xù)2天也可治愈。復方蒲公英注射液系湖南口縣鐘山制藥廠生產。
(7)魚腥草,干草按每雞每日1克量,水煎取汁候溫讓雞一次飲盡,每日一次,連服3日;或用鮮魚腥草按每雞每日4~5克量,切碎早晚讓雞自食,連用2日,療效良好。
(8)康復雞血,每只病雞每天注射0.5毫升,連用2~3天。
5.預防
(1)防制措施加強飼養(yǎng)管理,加強雞舍通風。一旦發(fā)生本病應隔離飼養(yǎng),嚴重者應及時淘汰,死雞深埋或焚燒。被污染的雞舍、運動場和用具要徹底消毒,以免散播。隔離雞應在完全康復后2個月方可合群。
(2)預防接種在種雞場和雞痘流行區(qū),春秋兩季對所有易感雞接種雞痘鵪鶉化弱毒凍干苗。本苗對初生雛雞(6日齡以上)及成雞均可應用。疫苗用甘油鹽水或生理鹽水稀釋,用雞痘刺種針或滅菌蘸筆尖蘸取稀釋的疫苗,于雞翅內側無血管處皮下刺種。初生(6日齡以上)雛雞,200倍稀釋疫苗,刺種一針;超過20日齡的雛雞,100倍稀釋疫苗,刺種一針;1月齡以上的雞,可用100倍稀釋的疫苗刺種2鐘。接種后3~4天,刺種部位徽現紅腫,結癡,2~3周后痂塊脫落,免疫持續(xù)期初生雛雞為2個月;大雞為5個月。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