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人員管理:
進雞前加強對人員的技能和責任心的培訓,定員定崗,明確責任。一般前4周要求封閉育雛,落實好基本的生物安全措施,嚴格防疫和衛生消毒。
溫度管理:
要注意控制好育雛舍的溫度,特別是育雛傘下雞背的溫度(前三天要求32-35度)和墊料的溫度(一般在28-31度)及飲水的溫度(一般要求在26-28度適宜)、濕度(60-70%)及通風換氣工作,適時給雛雞加水加料,并給予充足的光照時間和強度,讓雛雞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能在良好的通風換氣情況下,保持正確的育雛溫度,這是育雛成功的基本條件。育雛初期能否正確的保溫和通風換氣,對于日后的體型發育,健康和抗病能力均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把育雛舍緊緊關閉,才能維持應有的溫度時,這樣一來會造成舍內通風不良而增加馬立克氏病發生的可能。平養育雛建議使用育雛傘進行溫差育雛法效果會較好。
喂料管理:
羅曼褐種雞從第一天起,就必須給雛雞提供高能(2900-2950大卡/公斤)、高蛋白(21%)高質量且營養均衡的幼雛料(也可使用肉雞幼雛料),直到滿四周,目的是建立良好的骨架發育。少喂勤添,刺激食欲,使之盡快達到標準體重。每50只小雞提供一個干凈的料盤,最初幾天要采取少量多次的飼喂方式。要讓雛雞盡快學會使用常用的喂料設備。
公母分開飼喂,由于公雛體型較小,若開始時混養,則公雛的體型在4周齡得不到應有的發育,影響以后的受精率。所以根據公母各自的生理發育特點和要求建議分開育雛效果較好。
飲水管理:
喂料前,應讓小雞先喝2-3小時的涼開水,為緩解長途運輸對雛雞的應激,可在飲水中添加3%的白糖和電解多維,但飲用時間不可太長,一般6小時左右,否則時間過長會出現糊肛現象。雛雞進舍重點教弱小的不會飲水的小雞,單獨挑出,特殊照顧,這對提高育雛成活率有較大幫助。7-10日齡后可過渡到自動飲水系統,須確定小雞已經學會使用新的飲水設備后,才可以將飲水器移走。
光照管理:
育雛前三天,24小時光照,燈光愈亮愈好,使雛雞盡快地適應新環境。第四天改為22小時,光照強度降為20勒克斯即可,一周后降為20小時,第二周起改為18小時。育雛期使用這種遞減式的光照程序,目的是有更多的時間采食飲水,以期早期達到目標體重,建立良好的體型。
斷喙管理:
在理想的雞舍條件下,斷喙是不必要的,但它可以預防雞只的啄羽行為,例如在光照太強的開放式雞舍,不平衡的飼料營養結構,通風不良,密度太大等情形下,各周齡的雞只都會發生啄癖行為,建議進行斷喙。由于羅曼蛋種雞體重較小,生長發育緩慢,我們一般要求7-10日齡進行正確斷喙,這樣對于雛雞的應激較小。注意斷喙時一定要有專業技術人員操作,以確保斷喙質量。斷喙后3-5天,適當提高育雛溫度,并增加飼料量,斷喙前后兩天,在飲水中添加VK。
注意預防球蟲病及慢性呼吸道病的發生。對于球蟲病的預防,平養育雛一般采用3日齡球蟲疫苗噴料免疫,但要注意免疫后加強雞舍的墊料管理,及時擴欄,降低雞群密度,勤于觀察糞便,了解球蟲卵囊發育狀況,以便及時進行氨丙啉的藥物預防,確保免疫成功。
總之,5周齡以前雞群能否按要求正常生長發育是整批雞能否盈利的關鍵。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