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肉用種雞在限飼過程中,腿病表現得尤為普遍和突出,中小型雞場腿病的發病率可高達3%~12%,死亡率達5%~10%,公雞尤為明顯和敏感,對以后種蛋的生產影響較大。嚴重影響著雞場的經濟效益。
1病毒性疾病引起的腿病
1.1雞新城疫嗜神經速發型引起的腿病較為少見,但患病雞痊愈后留下的后遺癥較為多見。
1.2雞馬立克氏病外周神經腫大是所有馬立克氏病病理性特征。共濟失調出現的一側或兩側肢體癱瘓,坐骨神經受侵襲出現腿部麻痹,病雞不能飲水或采食而引起脫水和饑餓導致死亡,或被同欄雞踐踏而死。
1.3禽腦脊髓炎腦脊髓炎是一種主要侵害雛雞的病毒性傳染病,特征是運動失調和快速震顫。共濟失調,用跗關節和脛行走,病弱雞飲水、攝食不足,衰弱,被同欄雞踐踏死亡。
1.4病毒性關節炎由呼腸孤病毒引起,造成的經濟損失通常是導致雞的跛行(病毒性關節炎/腿鞘炎),生長受陰,死淘增加,總體生產性能低下,因此降低了雞的經濟價值。
2細菌性疾病引起的腿病
2.1沙門氏桿菌病沙門氏桿菌的某些菌株對某些組織有親嗜性,大多為局部感染。病雞發生跛行,關節及其鄰近的滑液鞘明顯腫脹。
2.2大腸桿菌病滑膜炎通常是大腸桿菌敗血癥的一種后遺癥,發生骨骼及骨膜結構的感染。
2.3巴氏桿菌病發生在腿、足的局部感染是由急性敗血癥轉化而來。
2.4葡萄球菌病關節炎、關節周圍炎和滑膜炎很常見。
3霉形體感染引起的腿部疾病
滑液囊霉形體感染導致傳染性滑膜炎,主要涉及關節的滑液囊膜及腿鞘,引起滲出性的滑膜炎,腿鞘炎和粘液囊炎。
4營養缺乏引起的腿病
4.1維生素缺乏
4.1.1維生素A缺乏引起雞運動失調,跗關節和跖骨、趾骨一起著地,站立困難。
4.1.2維生素B1缺乏引起腿部、腳趾的麻痹,使雞失去站立的能力。特征是病雞坐地上,頭縮向背后呈“望星”姿勢。
4.1.3維生素B2缺乏特征是病雞在兩翅撲開的幫助下用跗關節來走動,腳趾向內彎曲,坐骨神經發生髓磷脂的變性,出現明顯的腫大和松軟。
4.1.4維生素D3缺乏使骨變軟易彎曲,特征是跗關節著地的企鵝蹲坐型姿勢。
4.1.5維生素B6缺乏病雞行走時表現神經性顫動,骨短粗,強烈痙攣抽搐以死告終。
4.1.6維生素E缺乏引起腦軟化(導致運動失調)和滲出性素質(皮下和腹部水腫使雞站立時兩腿叉開)。
4.1.7膽堿缺乏顯著的特征是骨短粗病的(病雞只能伏在地上,不能行走)。
4.2礦物質缺乏
4.2.1鈣磷缺乏及比例失調是骨營養不良的主要病因,臨床表現爪變得易彎曲,跗關節腫大,蹲臥或跛行。
4.2.2鋅缺乏引起跗關節腫大,骨骼與胚胎發生一系列病變。
4.2.3錳缺乏引起骨短粗或滑腱。
4.2.4硒缺乏引起腦軟化和滲出性素質(常與維生素E缺乏同時發生,很難分清)。
5飼養管理及環境設施不完善引起的腿病
5.1肉用種雞在育成期限局程序比較大雞群隨飼養員的走動以很快的速度奔向飼槽,雞接觸的竹(木)條,隔欄等設施易使雞腿磕撞、掛傷,從而導致腿損傷,還可能踩傷別的雞。
5.2接種疫苗、挑雞、稱重由于扎欄不當,抓雞粗暴,雞相互踐踏,易造成外傷感染或跗關節受傷。
5.3在限飼中由于工作粗心挑選不仔細,槽位不夠,限飼措施不當,長時間后,體質較弱的(體型較輕的)被同欄雞擠、踩,因爬地不起而被淘汰。
5.4超重的雞不堪身體重負或由于不良采食使某些營養物質相對不足,出現腿癱瘓,這種現象在公雞尤為明顯。
5.5公雞在限飼中增重較快個體較大,再另上好斗、搶食、善臥,極易出現腿癱。
6防治措施
6.1疾病引起的腿病常采取以下措施
6.1.1加強飼養管理保持舍內空氣新鮮、衛生潔凈,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嚴格挑雞,及時分群,料量準確,快速喂料。
6.1.2搞好消毒工作采取0.3%過氧乙酸消毒空氣,設備和用具有0.2%次氯酸鈉噴灑或熏蒸。定期用0.01%百毒殺消毒飲水,有條件時對飼料進行甲醛熏蓀。
6.1.3制訂正確的免疫程序定時免疫監測,適時接種,既要保證種用雞的健康,又要保持后代較高的母源抗體。
6.1.4加強免疫抑制性疾病(MD和IBD等)的控制保持健康的免疫器官、增強機體抵抗力,從而避免其它傳染病的發生。
6.1.5用藥和檢測對細菌性傳染病要注意根據年齡、病程、品種等流行病學特征用好藥物,同時做好陽性雞(如雞白痢)的檢測剔除工作。
6.1.6疫苗接種結合改善管理對霉形體病要將疫苗接種與飼養管理結合起來才能逐漸消滅。
6.2對飼養管理及環境設施不當引起的腿病常采取以下措施
6.2.1改善墊料和設施或在竹(木)條上鋪一層塑料網作為緩沖,以減少掛傷、碰傷等外傷機會。
6.2.2加快喂料速度對角義叉飼喂,使雞均勻散開不朝一個方向擁擠,減少踩傷、擠傷。
6.2.3控制好飲水減少漏于地面使糞便發酵,避免灑在竹(木)片上,造成滑倒或舍內潮濕。
6.2.4操作忌粗暴挑雞、接種疫苗、稱重時扎欄,切忌粗暴,避免掛傷、踩傷。
6.2.5在公雞欄中搭一些棲架或在料桶中加少許玉米粒能減少啄斗,增加運動,使臥于網床機會減少,能有效地防治腿病。
6.2.6不同時期采用不同的限飼方案及管理措施既要提高均勻度,又要減少腿病的發生。
6.3對營養性缺乏引起的腿部疾病,要保證日糧營養物質的質量提高飼料維生素含量(高于標準20%~40%)、礦物質(特別是鈣高于標準15%~25%)。建議限飼中降低飼料蛋白質水平,適當提高飼喂量,特別注意公母分欄,公雞切不可采食母雞高鈣飼料(易患關節痛風)。
采取綜合防治,消除一切不利于雞生長的因素和應激條件,給雞創造一個良好、適宜、相對穩定的小環境,加強飼養管理,這樣才能減少腿部疾病的發生和死亡,從而降低成本,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