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發病情況
一養殖戶飼養的3000只22日令雛雞,一周前突然出現陸續死亡,起初每天死10多只,3天后每日遞增,最多死亡200-300只,投過5天藥物效果不明顯,死亡沒有下降的趨勢。于是到我疫病控中心就診,經過診治病情得到控制,雞群很快恢復正常,一個月后反饋長勢良好。報告如下:
2、臨床癥狀
雞群發病3天前做過法氏囊疫苗,開始雞群中個別雞只縮頭打蔫,閉眼,糞便見稀見糟,2-3天后出現呼吸道癥狀,排雞蛋清樣或米湯樣或暗紅色湯稀樣稀便,采食下降,陸續出現死亡,死亡雞只干瘦。
3、剖檢變化
剖檢8只病死雞,部分雞只可見氣囊混濁增厚,心包膜、肝臟表面有黃白色酐酪樣物;還有一部分肝臟輕度土黃;雞只腸道或潮紅或輕度增厚粗糟,個別有輕度集合濾泡腫;腎臟微腫有尿酸鹽沉積;法氏囊腫大,囊內瓣膜出血,有白色酐酪樣物或膿樣物,個別外膜水腫,其中2只法氏囊呈紫葡萄樣。
4、實驗室檢查
4.1分離培養
無菌采取病死雞的增厚氣囊、心臟、肝臟及表面的黃白色酐酪樣物,分別接種于普通營養瓊脂培養基和麥康凱培養基上,培養24h觀察,結果在普通營養瓊脂培養基長出表面光滑呈乳白色的中等大小的菌落,在麥康凱培養基上長出粉紅色,表面光華的菌落。
4.2涂片鏡檢鉤取菌落涂片,用革蘭氏染色,顯微鏡下可見革蘭氏陰性短小桿菌,兩端鈍圓,呈粉紅色,無芽孢。
4.3生化實驗
該分離菌能分解葡萄糖、乳糖、麥芽糖、甘露醇,產酸產氣;能產生靛基質,不產生硫化氫,M.R試驗和吲哚試驗為陽性,V-P試驗為陰性。
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和實驗室檢驗結果,確診為雞法氏囊病和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
4.4藥敏試驗
采用藥敏片法對該分離菌作藥敏試驗,本菌對呼治腸安(主要成分丁胺卡那)敏感,菌威(主要成分甲磺酸培氟沙星)、新霉素次之。
5、綜合防治措施
5.1將病雞隔離飼養、治療。雞舍每天帶雞消毒一次,雞舍周圍用2%~4%火堿噴灑消毒。
5.2全群用洛陽普萊克生產的高免卵黃抗體+齊魯制藥廠生產的頭孢雛健肌肉注射
(先注射健康雞后注射病雞),每只雞2ml;用南京福潤德生產的全毒康+呼治腸安進行輔助治療。連用5天。
5.3頭兩天雞群繼續出現死亡,3天后雞群穩定,采食量明顯上升。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