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雞傳染性鼻炎是由副雞嗜血桿菌(HPG)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從2002年開始本病從北向南,由西向東出現流行趨勢,即使接種過疫苗的雞群也時有發病的報道。發病后,育成雞生長不良,雞群淘汰率明顯增加;產蛋雞產蛋率明顯下降,持續時間長,很難根治,經濟損失很大。為了幫助廣大養雞場(戶)更好地控制本病,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的張培君等專家進行交流和探討并結合多年的臨床經驗形成本文,主要從本病的發病特點、癥狀、流行原因、防治措施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以期幫助廣大養雞者對本病流行原因和防治措施有一新的認識。
1傳染性鼻炎的流行特點
慢性病雞和康復后的帶菌雞是主要的傳染來源,各種年齡的雞均可感染,但4周齡以上的雞易感性增強。育成雞、產蛋雞最易感,本病多發生在成年雞,對產蛋期的雞帶來的損害最大,育成期得病治愈后,對后期產蛋影響不大。
雞舍通風不好,氨氣濃度過高,雞舍密度過大,營養水平不良以及氣候的突然變化等均可增加本病的嚴重程度。與其他禽病如慢性呼吸道病、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等混合感染可加重病程,增加死亡率,不同日齡的雞群混養也常導致本病的暴發。
一般秋末和冬季可發生流行,特別是到了冬季,為了保溫造成通風不良導致本病在寒冷季節多發,具有來勢猛,傳播快,發病率高,降蛋快,死亡率低的特點。
2傳染性鼻炎的癥狀
雞群感染后1~5天內開始出現癥狀,鼻青眼腫、痛苦流涕是本病的特征性癥狀,鼻腔與鼻竇發炎、流鼻涕、甩頭、臉部腫脹。育成雞感染傳染性鼻炎,輕則生長遲緩,重則淘汰率增加,死亡率上升。產蛋雞感染后,常引起產蛋率下降,下降幅度取決于感染時機。產蛋量上升期的雞群感染傳鼻后1~2周內,產蛋量稍有下降,并很快恢復正常;而在產蛋高峰期或高峰期以后的雞群感染傳鼻,產蛋量可下降70%。
3傳鼻出現流行的原因
3.1與引起本病的病原有關
雞傳染性鼻炎是由副雞嗜血桿菌(HPG)引起的,分為A、B和C三個血清型,各血清型不存在交叉保護或交叉保護性很弱。原來總是認為只有A型和C型引起發病,B型不致病,但由張培君等利用雞傳染性鼻炎PCR試劑盒和單抗阻斷ELISA試劑盒于2001年在大連發病雞群中分離到一株新的Hpg,經鑒定為PageB型;2003年,在北京又分離到一株新的Hpg,經鑒定亦為PageB型,并通過致病力試驗證明B型有很強的致病力,新的致病力毒株的出現是2002年以來傳染性鼻炎出現流行的主要原因。
3.2與疫苗接種有關
疫苗免疫接種是目前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但疫苗接種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血清型不夠,或不對癥,造成保護率不足。傳鼻病原分I型(A-1,A-2,A-3)、Ⅱ型(C―1,C―2,C―3)、Ⅲ型(B-1,B-2),不同血清型間,不能或很少產生交叉保護,同組的細菌亞型可有部分交叉保護,如A-1與A-2,A-3;C-1與C-2,C-3;B-1與B-2。
(2)免疫時抗原量不夠,造成保護力不足。
(3)采用佐劑質量不過關或毒素處理不當,應激大,頭臉腫脹,抬不起頭,吃料減少,生產性能下降而且選用佐劑質量不高易形成機化組織,導致疫苗不吸收無法產生保護。
3.3污染嚴重,有帶菌雞
上述原因,特別是B型致病,是2002年以來傳染性?a href=http://www.www.ahjzu.com.cn/jiage/qiez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茄子殖魷中碌牧饜械鬧饕頡N私餼穌廡┪侍猓頤嗆捅本┡┝摯蒲г航瀉獻鰨茍訠型副雞嗜血桿菌毒力、免疫原性和疫苗的研究,研制出新型高效疫苗。
4傳染性鼻炎的危害
傳染性鼻炎在世界許多地區都是一種具有經濟意義的疾病,澳大利亞、美國、歐盟等都有報道,發病率20%-50%,死亡率5%-20%,產蛋率下降10%-70%。美國一雞場2004年暴發傳染性鼻炎,死亡率48%,產蛋下降75%。我國1986年首次報道直到現在,經濟損失數億元。
5傳染性鼻炎的控制
5.1加強飼養管理
嚴格管理程序。康復的帶菌雞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引種時要注意種雞場有無傳染性鼻炎(1C)病史,不購買IC康復種雞的后代和疫區內的育成雞。提倡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清除感染雞或康復雞,遠離老雞群進行隔離飼養是預防和控制本病的理想措施。對患過IC的雞場,建議對禽舍和設備進行清洗和消毒后,將雞舍空閑1―2周,然后再飼養清凈雞群。
消除管理不善導致的誘因。氣溫突變、高溫高濕、雞群過分擁擠、雞舍通風效果不佳、環境衛生差、外來人員出入頻繁及消毒不及時均可能成為本病的誘因。此外,慢性呼吸道病、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維生素A缺乏癥等疾病與IC混合發生時,將導致IC病癥加重、病程延長。
血清學檢測。建立嚴格的血清學檢測制度,及時淘汰IC血清學反應陽性雞群,選育并建立無IC的種雞群。嚴格執行各項生物安全措施,凈化商品雞群。
5.2藥物治療
可以采用抗菌藥或中草藥方劑進行治療,但藥物控制存在滯后性、短暫性、副作用大等問題。
5.3免疫接種
免疫接種是預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現在許多大型雞場都選擇信得威特鼻優寶來預防鼻炎,鼻優寶是某研究院禽病專家多年來的研究成果,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與其他同類產品相比,鼻優寶具有以下特點:
(1)血清型全,免疫保護更全面。
(2)本地分離株針對性更強,像進口傳鼻苗不是他們的產品不好,而是不一定適合中國疫情。
(3)抗原含量足,高度濃縮,每羽份含菌量15億個以上。
(4)采用進口注射用白油、乳化劑,應激小,不會形成機化組織,吸收好。
(5)保護率高,達90%1)2Z。
(6)保護周期長,一次免疫保護期長達9個月,兩次免疫保護整個產蛋周期。
免疫方法:5―6周首免,開產前3-4周二免,0.5mid只,頸背部皮下注射。1997年與國外某公司提供的同類疫苗用SPF雞進行了對比試驗,結果證明其保護率高于進口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