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家禽病毒性關節炎主要發生于雞,是由呼腸孤病毒引起關節滑膜炎、腱鞘炎的傳染病。
一、病原
呼腸孤病毒可經卵黃囊或絨毛尿囊膜接種在雞胚內生長。卵黃囊接種雞胚,3-5天雞胚死亡,雞胚皮下廣泛出血。絨毛尿囊膜接種,在7-8天后雞胚死亡,雞胚肝脾腫大、壞死,絨毛尿囊膜出現分散的白色病灶。病毒還可在原代雞胚、肝、肺、腎、巨噬細胞和睪丸培養細胞內生長。
呼腸孤病毒對熱有抵抗力,能耐受60℃8-12小時、56℃22小時,4℃下能存活3年以上。對乙醚不敏感,對pH3、0.2%來蘇兒、3%甲醛溶液均有抵抗力;70%酒精和0.5%有機碘可將其滅活。
二、流行特點
本病只感染雞,2周齡雛雞較易感,自然發病多見于4-7周齡。病雞和易感雞的直接或間接接觸可引起傳播。病雞可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排出病毒。糞便是主要接觸性傳染源。本病可以垂直方式傳遞。病雞產的蛋有的帶毒,孵出的雛雞發病。
潛伏期的長短因病毒的致病型、雞的日齡和感染途徑而不同。氣管內接種或直接接觸病毒,其發病潛伏期分別為9天和13天。
三、臨床癥狀
肉用雞和產蛋雞都感染本病,以肉用雞發病較多。雞群發病率5%-10%,死亡率約1%。此外,慢性病雞由于發育停滯,無商品價值而淘汰的可達20%-30%,對肉用雞危害很大。
病雞表現消瘦、貧血、排出水樣稀糞及較多的白色尿酸鹽,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步行困難,常伏在雞舍一角,逐漸衰竭而死。關節炎多發生在跗關節和趾關節,多數是兩側關節受侵害。發病雞群發育不整齊,出現多量跛行雞。
四、病理變化
多數病雞的跗關節囊、趾關節囊、趾屈肌腱及伸肌腱出現潮紅、腫脹病變,有的有波動感。急性期的關節囊及腱鞘充血,有時伴有點狀出血的水腫性肥厚,關節腔有草黃色或帶血色的滑液增多,并混有纖維素性絮片。大雛或成雞易發生腓腸肌腱斷裂。轉成慢性后,關節硬固變形,跗關節皮膚茶褐色,有的形成潰瘍。關節囊和腱鞘有纖維素性肥厚,關節兩骨端形成潰瘍。病變部皮下水腫和出血。有時還可見到心外膜炎,脾和心肌上有細小的壞死灶。
五、診斷
根據本病多年發生于5-7周齡的肉用仔雞,跗關節、趾關節部易發病,并有心外膜炎等特點,可以做出初步診斷。進一步確診需進行病毒分離和血清學檢查。檢查病雞血中的抗體可用中和試驗、瓊脂擴散或熒光抗體法等。
六、防治措施
對發病的雞場采取隔離、嚴格消毒、全進全出飼養方式以防止新舊雞接觸感染。國外研究出預防本病的弱毒疫苗和油乳劑滅活苗。弱毒苗分為小雞用的疫苗和大雞用的疫苗。小雞用的疫苗用于1周齡以內的小雞,皮下注射;大雞用的疫苗適用于8-10周齡的雞,皮下注射。油乳劑滅活苗用于18-20周齡的種雞,肌肉或皮下注射。種雞經過弱毒苗和滅活苗免疫,母體的免疫力可傳給后代,并在后代保持3-4周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