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養禽行業便逐步進入集約化養殖時期,但至今為止,廣大農村中仍存在較多的養禽散養戶,規模化養殖場較少。農村散養戶一般養殖量較少,幾十只到幾千只雞不等,最多者達1萬只,但也沒成型的養殖模式。同時,鑒于養殖戶養殖知識的不足、養殖條件的限制、市場疫情信息來源匱乏等,造成目前農村散養雞的成活率普遍低下,飼養周期長,耗料多,見效慢,收入少,重者雞只全部死亡,經濟損失尤為嚴重。此種情況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很多農村散養戶的雞舍簡陋、管理粗放、衛生差、消毒不嚴或根本無消毒措施,受外界影響大,致使大腸桿菌、巴氏桿菌、支原體等病原大量滋生傳播致病,加大治療難度。基礎設施上如雞只運動場地周圍無護欄,造成雞只到周邊地區隨便飲用污水或飲用附近菜場灑農藥的水,造成全部中毒死亡;無良好的保溫設備,冬季氣溫驟降時,很多雞只發生感冒,并引發其他疾病,造成雞只死亡。很多散養戶養雞都是短期的,市場行情一片大好時,過年過節就要來臨時,在雞舍沒徹底消毒好,保溫設備也欠佳,工作也沒安排好時,便急急忙忙引進雞苗,往往造成雞苗進舍后沒能及早開飲開食,也未能得到良好的保溫,造成雞只餓死或冷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