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畦式直播栽培挖深約0.2米、寬1~1.5米的菌畦,灌水并滲透后,每平方米畦面撒施150克生石灰粉;上料前先在畦底撒一層菌種,用種量約占總用種量的20%,鋪一層培養料并稍壓實,使料厚約10厘米,在料面上均勻撤一層菌種,約為總用種量的30%,然后再鋪一層培養料,稍壓實后,使料面總厚度為20厘米,再將剩余菌種采用穴播法播于料面下使其與料面持平或略低。一般播種量為干料重的15%~25%。播種完成后,將料面整干、壓實,覆土厚約2厘米,并噴水至覆土濕透為止。此后蓋一層報紙、一層薄膜,溫度計插于料面下10厘米用以檢查料溫;接種第四天開始每天掀動一次覆膜通風換氣,注意10~12厘米料溫不得超過35℃,最好保持30℃以下,料溫過高時除加大通風外,掀開報紙往料面適量噴灌清水是可行的降溫措施;另外,加強棚內的通風和大棚的遮蔭等措施,也是行之有效的辦法。當發菌至覆土表面布滿雞腿菇菌絲時,再在其上覆土厚約3厘米,并噴清水至覆土最大持水量,重新覆蓋報紙、塑膜等,令其繼續發菌。
畦式直播栽培時,基料可充分利用地溫,如在8月份播種時,利用地溫可明顯降低發菌時的料溫;2月份或冬季時,又可利用地溫適當升高和保持料溫。一般保持18~30℃,約20~35天即可完成發菌。
(2)袋式發菌栽培裝袋接種等操作同平菇,采取料種比2:3或3:4均可,但同樣要使用微孔通氣辦法,并掌握發菌時袋內溫度不超過35℃。
與畦式直播栽培比較,袋式發菌栽培具有發菌易檢查、易控制發菌環境的溫、濕度等條件、發菌成功率提高等優勢,易于集約化大生產;需要重復的是,由于雞腿菇菌絲有不覆土不出菇的生理特點,且其菌絲抗逆性較強、不易老化,菌絲可長時間保持活力,因此,只要具備條件,便可大量進行裝袋生產,并使其發好菌,待到合適的季節的再安排栽培出菇,這是雞腿菇易于集約、商品化生產的重要優勢。
待料袋發滿菌后,再維持約7天時間令其進行生理轉化,此時如溫度條件適宜,便可進行栽培,操作方法是在棚內挖南北向畦溝,同畦式直播栽培方式;將菌袋脫去塑膜,或直立或橫臥放于畦內,間隔5厘米,將處理后的細土填埋其上,厚約3厘米,清水噴至覆土最大持水量,蓋報紙靜置,使菌袋有一個恢復的過程;如條件合適,約7天即可見覆土上長出雞腿菇菌絲,此時再覆土厚約2厘米,清水噴透土層,繼續蓋報紙。待見覆土上長滿一層菌絲時,掀去報紙,加大棚內通風和相對空氣濕度以及光照,一周內即有菇蕾現出,約10天即可采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