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榛雞由于其良好的肉用性和營養價值、藥理作用而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成為農民養殖的新熱點。斑尾榛雞又稱羊角雞,為我國特有品種,只產于我國甘肅、青海、四川等地。常棲息在海拔3200~3800米高處的山柳、金臘梅等灌叢和云杉林、赤揚林中。秋后常結群生活,尤喜棲于杜鵑灌叢中。以高山植物種子、草籽、小毛蟲、偽步行蟲、金花蟲等為食。(一)四川亞種斑尾榛雞體重平均300克左右,體長約310~320毫米。雄性成鳥鼻孔羽黑色;額白,各羽端黑;頭頂和枕部深栗色,雜以黑色或淡橄欖綠的灰色點斑;眼后具1條散黑斑的白色縱帶,伸展到后頸;眼下左右各有1條同色縱帶自額開始,通過眼角,延至頸側,并與喉的后部相連;耳羽深栗色。背、腰、尾上覆羽均為栗色,具清晰而有規則的黑色橫斑,各羽具狹窄的淡灰色羽端;外側尾羽黑褐色,具有若干狹形白色橫斑和羽端,中央1對尾羽栗棕色,雜以黑色蟲蠹狀細斑,并具7~8條黑和棕白并列的橫斑;大、中、小覆羽棕褐或栗褐色,具黑色蟲蠹斑或塊斑,并雜以白色羽干紋;初級飛羽暗褐色,外側雜以淡栗色邊緣;次級飛羽暗褐,外側具有不規則黑斑的淡棕色寬闊橫斑,羽端亦淡棕色。頦、喉黑色,邊緣圍以白色縱帶;胸與兩肋均淺栗色,具黑色橫斑和白色或棕白色羽端,胸羽更雜以白色羽干紋;腹羽均呈黑、白相間的橫斑,形成耀眼的斑駁;尾下腹羽淡棕栗色,具寬闊的白色羽端和狹窄的黑色次端斑。雌性成鳥與雄鳥相似,但體色較暗鈍,不鮮艷。鼻孔羽毛不成黑色,而與額同為淡栗棕色,具黑斑,眼后縱帶淡黃綴白;頦、淡棕黃色,羽端沾黑,其周圍不具白色縱帶。虹膜褐色;嘴褐色或黑褐色;腳呈角黃色。(二)指各亞種雌鳥與四川亞種相似,但體色較淡些。雄性成鳥頭頂栗色較淡;背部黑色橫斑模糊不清,呈現污黑斑狀;肩羽和翅上覆羽的末端處白紋不顯著或缺;胸栗色較淡,羽端白紋不顯著,而具明晰的白色羽曲紋;下體黑斑較窄。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