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育成期是指雛雞經育雛脫溫后到母雞開產、公雞上市階段,是雞生長發育的關鍵期。
一、場地建設
1、雞舍搭建: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距大路500米以上的果樹林中和山坡林地邊修建,宜坐北朝南。雞舍可采用塑料大棚式,一般寬6米,長自定,大棚頂內鋪無滴膜,其上鋪一層5-10厘米厚的稻草,形成保溫隔熱層,稻草上用塑料薄膜覆蓋,用尼龍繩固定,塑料大棚縱軸兩側下沿可卷起、放下,便于調節室溫和換氣,棚內地面可墊細沙,便于室內干燥,每平方米養雞6-8只。
2、圍網:確定放養場地后,用尼龍繩或不銹鋼網圍成1.5米高的封閉圍欄(可采取輪牧方法)。圍欄面積根據飼養數量而定,一般為每只雞均占地8平方米,圍欄放養有利于規范化防疫,凈化環境。
二、放養訓練
1、放養時間:多選擇白天氣溫不低于10℃時開始放養。
2、訓練上棲架:30日齡后夜間需要上棲架,開始有部分雞不能攀上,且每只雞的位置不固定,應適當增加夜間光照,待雞群全部上架后關燈,如此堅持3-5天,雞群可自動上架。每只雞的棲架位置為17-20厘米。
3、調教:建立雞群“吹哨―采食”的條件反射,方法是每次飼喂時,飼養員先吹哨子隨后飼喂,這種程序堅持下去,可形成條件反射,無論在傍晚還是條件不好時,可及時召回雞群。
三、供給足量飲水
柴雞活動空間較大,必須在雞活動范圍內放置一些飲水器具,每50只放一瓷盆(不宜太大太深),且要及時換水,以保證水的潔凈,夏季更應如此。
四、定時定量補飼
放牧飼養的雞群,根據每天采食野生飼料的多少予以補飼。一般每天補飼2次,第一次在每天上午的10-11點,雞群早晨天亮開始放牧,10點后逐漸回巢,視嗉囊的充實程度給予補充。第二次在下午歸巢時,這一次一定要補充飽,冬天可適當加些顆粒料,如玉米、小麥、高粱等。補飼需定時定量,不可隨意改動,這樣可增強雞的條件反射。
五、增加光照
冬春季節自然光照短,須實行人工補光以加強柴雞新陳代謝,增進食欲,刺激生殖系統發育成熟。每平方米以5瓦為宜,時間從早6點至晚10點。
六、適時放雞和歸巢
冬季早晚氣溫較低,應晚放早歸,但應保證放牧前和歸巢后的飼喂;夏季早放晚歸,注意中間的飲水和遮蔭。注意收聽天氣預報,雷雨到來之前讓雞回巢,一旦不能回巢,暴雨會將柴雞淋死或被雨水淹死。
七、定期防疫與驅蟲
嚴格按照疫病防疫程序進行防疫,定期防治球蟲病。
八、精心管理
育成期管理要做到“五勤”,一是放雞勤觀察,及是發現病雞,及時隔離和治療;二是清掃時勤觀察,觀察糞便是否正常;三是補料時勤觀察,觀察雞的精神狀態,反應是否靈敏;四是呼吸時勤觀察,晚上關燈后觀察雞的呼吸是否正常,提防呼吸道病發生;五是采食時勤觀察,從放養到開產前采食量漸增為正常,若表現拒食或采食量減少為病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