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雞群呼吸道綜合癥的發病原因
1.非傳染性致病因子
雞舍通風換氣不良,排風口大而進風口小,導致雞舍內空氣稀薄缺氧,有害氣體如硫化氫、氨等濃度過高,刺鼻熏眼;舍內空氣濕度小,墊料濕度不夠,塵埃飛揚,造成粘膜受損;夜間供溫相對集中,為保溫而不敢通風,忽視了空氣和墊料的濕度;雛雞3周齡~5周齡期間,免疫接種頻繁,應激因素增多;不正確的免疫接種,尤其是傳支和新城疫的免疫間隔時間過短,引起嚴重的呼吸道病,而這種疾病和臨診感染十分相似,又被認為是野毒感染發病而錯誤處置,使問題更加糟糕。
2.傳染性致病因子
2.1支原體MG感染是極其重要的因素。從調查情況來看,大多數雞群發病的最初誘因依然是老病支原體。特別是有些種雞場沒有做過任何的支原體免疫,雛雞支原體感染嚴重,表現出明顯的呼吸道癥狀,并且發生早,過程重,繼發病多,死亡嚴重。由于支原體的早期感染,造成呼吸道上皮細胞的破壞和剝脫,細胞的免疫應答低下。這也是雖然在新城疫和傳支的免疫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在發病雞中依然見到很多新城疫和傳支的重要原因。
2.2感染呼吸道綜合癥的病毒包括新城疫、流感、傳支、傳支變異株、傳喉等。新城疫病毒仍然是最重要的病毒病原。雖然我國養禽業已十分注重對新城疫的防制,但是該病的暴發仍很常見,而且感染的日齡越來越早,非典型表現越來越普遍。
3.大腸桿菌感染
大腸桿菌廣泛存在于各雞場,其中致病性大腸桿菌約占15%。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支原體開始發作,一方面剝落上皮細胞給大腸桿菌的進入打開門戶;另一方面又引起呼吸道發炎和咳嗽,機體喪失抗病能力,使大腸桿菌順著呼吸道長驅直入。大量細菌在氣管或支氣管內停留,可以誘發劇烈的炎癥反應而出現相應的呼吸道癥狀;進入肺部的大腸桿菌誘發肺炎,循氣囊感染的大腸桿菌又會進一步導致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或敗血癥。
二、雞呼吸道綜合癥的防治對策
1.消除非傳染性誘病因素
加強飼養管理,減少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對雞的刺激。把雞舍通風換氣和飼養密度有機結合起來。通風換氣是現代養雞生產中十分重要而又常被忽視的問題。要加大進風口,盡最大可能地交換舍內空氣。加大墊料管理力度,不論采取什么措施,均應使墊料保持腳踏不響、手握成團、松手即散的濕度,并堅持每日翻動兩次保持松軟,便于驅散氨味。
2.建立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
2.1實行全進全出制。每批雞出欄后要及時徹底清掃雞舍,將雞舍糞便運離,并集中堆積發酵;然后嚴格消毒,分別用5%火堿、甲醛、雙鏈季銨鹽對雞舍和用具嚴格按要求徹底清洗消毒,其中火堿水要浸透地面3厘米。
2.2入雛前5天開始調整雞舍溫度,并做好最后一次消毒。
2.3雞雛入舍后,定期進行帶雞消毒。可用0.5%強力消毒靈或威蘭金碘,每隔2~3天噴霧一次,以阻斷病毒和細菌的傳播。中間可以使用雙鏈季銨鹽類穿插消毒,以降塵除埃,減少細菌病毒傳播的載體,并清除部分細菌。
2.4定期對雞的飲水進行消毒。菌毒凈、百毒殺在雞肉中無殘留,可用作飲水消毒。實行飲水消毒,要準確計算使用濃度,并注意到在飲水免疫和噴霧接種弱毒活疫苗前后各2天,停止飲水消毒。
3.搞好疫苗接種
要結合本場本地疫病發生的情況,制定靈活的免疫程序,堅持在免疫監測指導下的科學免疫,使雞體產生足夠的特異性抗體,這是防治疫病的重要手段。有些養雞戶害怕出現免疫漏洞,將程序定得過密,反而出現免疫疲勞和干擾,致使抗體水平不高或出現明顯低下期,尤其是傳支疫苗,會明顯加重疫苗反應,出現呼吸道癥狀。
在制定免疫程序時,1日齡~5日齡、10日齡~25日齡前后嚴防支原體,可選擇羅紅霉素、泰農等;在發病高峰期和敏感期,用各種在當地沒有耐藥性又沒有藥物殘留的抗菌藥物輪換使用;對細菌病一定要堅持預防為主。
接種疫苗時,為了避免接種過程中造成應激反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在免疫接種前后3~5天停喂抗生素、磺胺類藥物,在日糧中適當添加口服補液鹽、維生素C、E等抗應激劑。
4.認真做好藥物防治
4.1定期對雛雞進行藥物預防。
4.2在呼吸道疾病多發的冬春季,應飼喂一些強力魚肝油粉,因為魚肝油粉里的維生素A、D、E可增加粘膜細胞的屏障功能,并且促進抗體的產生。
4.3雞群一旦發生呼吸道綜合癥,要迅速、準確診斷,并對癥下藥。因細菌性感染所致的呼吸道綜合癥,可優先選用經藥敏試驗高敏的藥物飲水投服。由真菌引發的呼吸道綜合癥,可用制霉菌素、硫酸銅等飲水投服治療。病毒性呼吸道病,雖用抗生素和合成藥物無效,但有時為了防止繼發感染,可適當使用抗生素以及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藥如板藍根、金銀花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