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我國養雞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缺乏必要的宏觀調控,養雞業大起大落由于養雞業的重點已經轉到廣大農村的千家萬戶,多數養雞戶缺乏市場知識,在養雞和養雞的數量上帶有較大的盲目性,往往受當前利益的左右。從90年代初開始隨著我國養雞數量的基本飽和,養雞業大起大落,使不少養雞場尤其是國營大中型雞場蒙受慘重損失。1997年我國人均占用禽蛋達到17.5公斤,處于世界前列,而我國人均消費水平原遠遠達不到這個水平,生產相對過量,造成雞蛋價格大幅度下滑。我國養雞業要走上規范化程度還需要較長的時間,除了政府和行業協會的宏觀調控外,需要養雞者自己能夠準確對市場進行預測,減少生產的盲目性。
總體生產水平低,綜合養雞技術不配套雖然我國蛋雞存欄數量和雞蛋產量世界第一,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養雞在單產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是因為農村規模化養雞場的規劃不合理,場挨場,無必要的隔離措施,建筑和設備簡陋,環境控制不得力,造成疾病的常年反復流行。其次是缺乏必要的防病治病知識,防疫、用藥是新養雞戶跟老養雞戶學,對疫苗的類型和使用方法不清楚,經常造成免疫失敗,死淘率較高。另外綜合養雞技術不能很好的掌握,配套工程不盡完善,也是造成雞的遺傳潛力不能充分發揮的因素。綜合養雞技術包括良種、營養與飼料、環境與設備、衛生與防疫和管理五個方面,其中最后一項是軟件。只有這五個方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使雞充分發揮遺傳潛力,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國有雞場效益普遍下滑,體現不出技術和規模優勢國有雞場雖然在資金、設備和技術力量等方面占有優勢,但是舊的管理體制束佛了其競爭力,生產成本明顯高于個體養雞。另外機構臃腫、投資結構不合理也是造成國有雞場效益下滑的原因之一。
疾病流行嚴重,對養雞造成的損失巨大據統計,我國蛋雞的死淘率在25%左右,按20億只蛋雞計算,每年的死淘數量約為5億只,遠遠超過發達國家死淘率8%的水平。死淘率如此高居不下的原因主要是對疾病的流行不能很好的控制,每隔幾年就會有一種病流行,如90年流行法式囊病,后來又流行減蛋綜合征,最近禽流感在又一些地方流行。新病不斷出現,而象新城疫、傳支等一些老病又不斷出現非典型癥狀,再加上一些細菌病的推波助瀾,造成養雞場對病的控制很困難。
養雞的環境設施有待改善我國養雞死淘率高、總體生產水平低的原因之一就是環境設施差,尤其是農村規模化養雞更差。在養雞比較集中的地區,雞場挨雞場,糞便到處堆放,雞舍低矮簡陋,冬季不能防寒,夏季不能通風降溫,不但疾病容易流行,而且雞的生產水平也降低。
飼料、疫苗獸藥市場混亂北京市大大小小的飼料企業就有500多家,中國農業大學周圍有十幾家。這些飼料企業在資金、技術力量、設備、管理等方面差異很大,飼料的質量差別也很大,有些小飼料企業在飼料中使用違禁藥物或添加劑,對養雞業的危害巨大。另外,獸藥疫苗市場管理混亂,一些獸藥批發市場專門賣假藥,一些養雞戶在用藥方面也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偏信賣藥的,亂治病、亂投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