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接雛前的準備
1、雞舍進雛前,一個雞場要求在所有雞舍都建完后才能接雞雛,不能邊建舍邊養雞,這樣可以減少病菌、病毒感染的機會。
2、用具設備的修整。進雛前要將育雛所需的工具設備等配備齊全,壞的要修理好,達到能夠使用的狀態。取暖設備要檢修好,防止煤煙中毒,爐具分布要均勻,防止局部溫度過高而邊端溫度過低,保證溫度均勻穩定。要有足夠數量的開食盤,80-100只雛雞一個開食盤,沒有開食盤也可用小料槽,但要保證雞雛有足夠的槽位。
3、消毒。每次進雛前都要將所有用具、設備、料槽、飲水器、網架、料撮、糞耙子等)修理完好,清洗干凈,再消毒。應將雞網及墻面、地面殘留的雞糞用高壓水管沖洗干凈,然后消毒。至少要消毒兩次,有條件的或者疫區應當進行一次福爾馬林熏蒸消毒。熏蒸消毒前要將所有用具及飼養員的鞋、衣服等常用工具都放在舍內一并消毒。
4、預溫。雞舍在接雛前一周開始升溫,反季可在接雛前3天進行。進雛前3天要達到正常的育雛溫度33-35℃,注意觀察溫度是否穩定,還不到要求的應及時采取措施。
5、進雞雛前要將需要記錄的表格、資料及一些常用藥物準備好。
6、進雞雛前要將飲用的水和開食料放在舍內預溫。
二、正確的接雛
1、選雛。在孵化廠接雛時應當面點清雞數,健康的雞雛表現為羽毛光滑,活潑,眼大有神,反應靈敏,叫聲響亮,身上不粘污垢和蛋殼。卵黃吸收好,不是大肚子,臍帶愈合良好。肛門處沒有糞便污染,腿、腳、喙呈現光澤。
2、運輸。保證運輸車內的溫度在24℃左右。溫度不能太低,要有足夠的新鮮空氣,不能用棉被將雛箱死死包住,這樣易使雞缺氧窒息死亡。運輸過程中要防止賊風侵入。夏季溫度過高應注意車內的通風和溫度,并保證空氣新鮮,溫度不要過高。
3、接雛進舍。當雛雞進入到雞舍后,要將雛雞箱蓋打開,均勻地擺放在育雛網上,讓雛雞休息0.5-1小時以后,將雛雞均勻分布在育雛網上,讓其自由活動,先給水1-2小時,每一次飲水可用5%糖水,以補充長途運輸所損耗的能量。
4、開食。雛雞進舍后不要立即喂料,因為雞體內還有尚未吸收完全的卵黃,出殼后并不急需營養,而是要適應環境,雛雞在出殼2-48小時內喂料均可。第一次喂料稱開食,目的是讓雛雞認識料,學會采食,而不是說吃的越多越好。開食很重要,少給勤添,第一次喂料后一小時再喂一次,要讓雞雛全部吃到料,否則將影響以后的采食和生長。
5、光照。育雛第一天要采用24小時光照,光度不要過強,也不要過暗,保證雞正常運動、采食即可。
三、1-3周齡的飼養管理
1、溫度:育雛期舍內的溫度非常重要,關系到仔雞健康生長和飼料利用,直接影響飼養效果。雛雞在出殼前所處的溫度環境是37℃,雞剛出殼,自身的機能還很不完善,無法適應溫差很大的環境,所以要求育雛溫度第一天要達到35℃,以后雛雞自身機能逐漸完善,溫度可以逐漸下調。育雛的溫度要適當,溫度過高則羽毛生長不良,毛發焦,生長緩慢,發生脫水,雛雞不愿采食、飲水,發生死亡;溫度過低,則卵黃吸收不好,消化不良,發育不好,影響生長,浪費飼料,胸和腿部發病率提高,影響雞出欄的等級。因此,要嚴格控制育雛溫度,一定要使雞舍溫度均勻,保持恒溫,杜絕舍內溫度忽高忽低。育雛的溫度是以雞背處的溫度為準,一般指距離網上5厘米處的溫度,溫度計指示的溫度不是絕對的溫度標準。溫度是否適宜,還要看雞群的活動狀態、分布情況來決定。如果雞只分布均勻,活動自由、疏散。說明溫度適宜。休息時雞的表現是:翅膀比較自然地半張開,側臥,頭頸伸出很長,看上去象“棉花爪”一樣,這樣的溫度是最好的。如果雞只表現聚堆,擁擠在低洼處或聚集墻角處,不愿采食和飲水,嘰嘰叫,嚴重時會發生擠死現象,說明溫度太低,需升溫。若溫度過高時,雞只張嘴,擁擠在陰涼處。若高溫持續時間長,雞不愿采食,成活率低,即所謂“傷熱雞”。
掌握溫度的原則是接雛時35℃,以后每2-3天降1℃,降至21℃為止,5周齡以后保持21℃左右到出欄。切記不要突然升溫或降溫,要適度降溫。
2、濕度。育雛期間濕度控制很重要。濕度過大容易造成飼料等物品腐爛,空氣污濁以及寄生蟲和細菌的繁殖。濕度過低會使雞脫水,羽毛發焦,塵埃飛揚,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結膜炎等。育雛期最適宜的濕度為65%-70%,育肥期為55%-60%。所以育雛期要保持地面和空氣濕潤,可以用灑水、燒開水放蒸汽的方法來提高濕度。育肥期要保持地面干燥,采取每天增加通風換氣次數,及時排除潮氣的辦法,每天清糞兩次,保持清潔,降低濕度。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