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雞舍設計的要求
雞舍設計為養雞場環境工程設計的主要部分,是綜合場區的環境,為雞群的生長發育、產蛋創造良好的環境,為直接在雞舍工作的人員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的工程設計。在設計雞舍時,對整個雞舍應有一個總體要求,對各部分有具體的要求。所設計的雞舍既要滿足雞群的生物學特性要求,又要使造價低,節約資金。烏雞喜歡干燥,特別怕潮濕,因此在設計雞舍時要充分注意通風排濕。
雞舍設計的要求如下:
1.雞舍面積適宜
雞舍的面積大小,應根據飼養方式和密度來決定。雞舍的跨度不宜過大,開放式雞舍在9.5米以內,自然通風能取得良好效果。簡易雞舍跨度在6米左右,高度(屋檐至地面)在2.4米以下.
2.隔熱與保溫性能好
雞是恒溫動物,在環境溫度為7~30℃時,能自行調節體溫,當外界環境溫度高于30℃或低于7℃時,雞就不能自行調節體溫。因此雞舍應冬暖夏涼,不論何種雞舍,都應有隔熱、保溫性能良好的屋頂和墻壁,尤其是屋頂。雞舍隔熱、保溫性能的好壞,對雞群生產會造成長期的影響。
3.采光與通風要充足
能保證雞舍內有適宜的光照和良好的空氣環境。
4.便于防疫
在雞群全部轉出后,能進行徹底的沖洗和消毒。
5.牢固嚴密
雞舍的屋頂或墻壁,要求沒有縫隙與漏洞,地面與水泥墻裙要牢固,所有的口、孔均安裝牢固的金屬網,以防野禽、老鼠等飛竄或掏洞。
6.門和過道的結構要緊湊
一般單門高2米、寬1米,雙門高2~2.1米、寬1.6米(2米×0.8米),窗戶須兼顧通風與采光系數(窗戶面積與地面面積之比值),一般采光系數為0.1~0.07,寒冷地區可低一些,約為0.04。過道的寬狹必須考慮到人行和操作方便。跨度小的平養雞舍過道設計在北側,寬約1.2米,跨度大于9米的雞舍,過道設在中間,寬約1.5米。籠養雞舍的過道寬以不少于1米為宜。總之,門和過道的結構要便于工作、運輸和防寒。
7.地面與運動場
地面應抹水泥,并設有下水道,以便沖洗消毒。在地下水位高或較潮濕的地區,在地面下應鋪設防潮層(油氈或塑料薄膜)。飼養育成雞與雞的開放式平養雞舍,應設有運動場,一般與雞舍等長,寬度約為雞舍跨度的2倍。運動場設在南面,地面平整并稍有坡度,以利排水,運動場應有圍籬或圍墻。雞舍設計的應注意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選擇堅固耐用,價廉物美的材料,以降低雞舍造價,并可適當建簡易雞合。
(二)場扯的選擇與布局
1.場扯選擇
場扯的選擇對雞場的建設投資,雞群的生產性能、健康狀況、生產效率、成本及周圍的環境都有長遠的影響,因此,對場扯必須慎重選擇。
(1)地理位置:場址要交通方便,但又不能離公路的主干道過近,最少距主干道400米以上。場內外道路平坦,以便運輸生產和生活物資。場扯的選擇還要考慮飼料來源。場扯應遠離居民點、其他畜禽場和屠宰場以及有煙塵、有害氣體的工廠,以免環境污染。
(2)地勢地形:地勢要高燥,背風向陽,朝南或朝東南,最好有一定的坡度,以利光照、通風和排水。地面不宜有過陡的坡,道路要平坦。切忌在低洼潮濕之處建場,否則雞群易發疫病。地形力求方正,以盡量節約鋪路和架設管道、電線和費用,盡量不占或少占農田、耕地。
(3)土質:土質最好是含石灰質的土壤或砂壤土,這樣能保持舍內外干燥,雨后有及時排除積水。應避免在粘質土地上修建雞舍,另個,靠的山地丘陵建雞舍時,應防止“滲出水”浸入。除土質良好外,地下水位也不宜很高。
(4)水源:雞場用水要考慮水量和水質,水源最好是地下水,水質清潔,符合飲水衛生要求。
(5)日照充足:日照時間長對雞舍保溫、節省能源、產蛋及雞群健康均有良好作用。另外,應考慮供電情況及周圍環進疫情等等。
2.雞場合理布局
(1)區域劃分:
①生產區:包括孵化室、育雛室、后備雞舍、種雞舍等。
②輔助生產區:包括飼料倉庫、飼料加工廠、車庫、蛋庫、獸醫室等。
③行政管理區:門衛傳達室、進場消毒室、辦公室、財務室、生產技術室、衛生防疫間等。
④生活區:宿舍、食堂、居民點等。各區之間要嚴格分開,各區間距應在80~100米以上,行政管理區應接近生產區,便于指導與管理生產。生活區應根據場區內的主導風向及季節風情況,設在上風向,以保證生活區的環境衛生,知活區的污水嚴禁進入生產區。
(2)雞舍的布局:按孵化室、育雛室、后備雞舍、種雞舍等順序排列。孵化室最好選在整體布局的上風向。開放式雞舍應坐北朝南或朝東南,以利光照、保溫與通風。雞舍間距應在30~50米以上。
(3)場內道路:雞場內應少開道路,有條件的場,可將運送飼料、墊草與運送糞便、死雞的道路分開,以防交叉感染。另外,雞場內外應盡量搞好綠化,既可美化環境,改善雞場的自然環境,又可保護雞場的環境,促時安全生產,提高經濟效益,使雞場得到進一步發展。
(三)雞舍類型與特點
雞舍類型基本上可分為開放式雞吉與密閉式雞舍兩大類。
1.開放式雞舍(或稱普通雞舍)
其特點是雞舍有窗戶,全部或大部分靠自然的空氣流動來通風換氣。一般飼養密度較低,采光是靠窗戶的自然光照,故晝夜光照時間隨季節的轉換而增減,舍溫也基本上隨季節的變化而升降。烏雞可采用這種雞舍飼養。開放式雞舍的優點是設計、建材、施工工藝及內部設置條件得單,造價低,投資少,在設有運動場和喂青料的情況下,對飼料的要求不很嚴格,而且雞能經常活動,適應性較好,體質較強健。其缺點是雞的生理狀況與生產性能均受外界條件變化的影響,屬開放性管理,雞體通過昆蟲、飛鳥、土壤、空氣等各種途徑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大;占地較大,用工較多。
2..密閉式雞舍(或稱無窗雞舍)
這種雞舍頂蓋與四壁隔溫良好,一般無窗,呈無全密閉,舍內小氣候通過各種設施人工控制與調節,使之盡可能地接近最適宜于雞體生理機能的需要,采用人工通風與光照。通過變換通風量大小和氣流速度的快慢,調節舍內的溫度、相對濕度和空氣成分。密閉式雞舍的優點是可以消除自然外界因素對雞群的影響;實行人工光照有利于控制性成熟和刺激產蛋;基本上可杜絕自然媒介傳入疾病的途徑;飼料報酬有所提高;土地利用率高,單位面積內養雞的數量大,勞動效率也較高。其缺點是建筑標準和設備條件高,雞群飼養管理要求高,必須喂給全價飼料和采取極為嚴密的消毒防疫措施,如遇停電會對生產造成嚴重的影響。
(四)養雞設備
設備對日常的飼養管理、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安全生產、勞動工效、投資和生產費用等都有密切的關系。因此,為了有利于養雞生產和便于管理,各種養雞設備應符合如下基本要求:輕巧靈活,體積小,易搬動,轉動平穩,無噪音,響聲輕微;調節方便,容易操作;結構簡單,易于修理;節省能源,安全可靠,便于消毒,經濟耐用。常用的養雞設備有:飼料加工機械、孵化設備、育雛保溫設備、喂料器具、飲水器、養雞籠、產蛋箱、通風換氣設備、運輸工具等。
1.飼料加工機械
是用來進行飼料的加工和日糧配制的機械設備。有飼料粉碎機、飼料攪拌機和打包機等。
2.孵化設備
是進行種蛋孵化和出雛的機械設備。設備性能好壞直接影響孵化率和雛雞質量。主要有:孵化器、出雛器、照蛋器等。
3.育雛保溫設備
主要有電保溫傘、保溫箱、紅外線燈、煤爐和排煙管等。
4.喂料器具
主要有飼槽(塑料、木制)、鏈板式喂料機、喂料桶(塑料、金屬制)等。
5.飲水器
有水槽(鐵皮或塑料做成)、真空飲水器、鐘形飲水器、乳頭式飲水器、水盆等。大多用塑料制成,也可就地取材用毛竹制做。
6.養雞籠
有育雛籠、育肥籠、種雞籠和蛋雞籠。大多用鍍鋅鉛絲制成,有些專業戶用毛竹制成,這樣成本低、投資少,經濟耐用。
7.產蛋箱
雞平養時要設置產蛋箱。產蛋箱的大小,放置位置和數量對雞的產蛋和種蛋的質量均有影響,產蛋箱就放在舍內暗處,同度不超過50厘米,箱門前有跳板。做育種記錄的個體雞,測定其產蛋量,多采用自閉產蛋箱,可用木板、纖維板或8號鐵絲制做。
8.通風換氣設備
有排氣扇、換氣扇等。另外,養雞設備還有斷喙器、保存種蛋用的的空調設備、運輸飼料用的罐槽式飼料運輸車等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