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進雛時先要挑選好雛雞的質量,優質的雞苗加上勤奮細致的飼養管理和優質的飼料才能養好肉仔雞。三者缺一不可。
(1)選雛的原則。
①雛雞應來源于健康的和傳染性法氏囊病(IBD)、新城疫等母源抗體高的種雞群。②雛雞應孵自48克以上的種蛋,較小的種蛋孵化的雛必須單養,因為有研究表明,種蛋每增加1克,肉仔雞上市體重就會增加30~50克。③雛雞大小和顏色均勻。④雛雞要清潔干燥,絨毛松而長,帶有光澤。⑤眼睛圓而明亮,行動機敏,健康活潑。⑥臍部愈合良好,無“釘臍”、無“黑圈”。⑦肛門周圍絨毛不粘貼成糊狀。⑧腳的皮膚光亮如蠟,不呈現干燥脆弱狀。⑨無任何明顯缺陷,如拐腿、歪頭、交叉喙等。
(2)苗雞到場后,要盡快進入雞舍,迅速均勻地將苗雞放入圍欄內,雛雞盒及時搬出雞舍處理,也有人把雛雞盒改做開食盤,廢物利用,節約投資,效果很好。具體做法是,把雛雞盒里面的十字隔板和墊紙取掉,在側壁底部留3~5厘米剪去上半部,這樣便是一個簡易的開食盤了,可用到3~5日齡,此后逐步撤掉。
(3)開飲。
雛雞放到圍欄內后,確保能立即飲上加有葡萄糖(或蔗糖)、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抗菌素的水,個別呆在一旁不會飲水的雛雞,要抓住將其喙伸進飲水器的水里,輔助其飲水。觀察雞群確保教會每一只不會飲水的雛雞。在整個飼養期均采用自由飲水(飲水免疫前的停水除外)。
(4)開食。
飲水后2~3小時給雛雞開食,把育雛前期料(1號料),用手均勻地撒在料盤內,飼料厚度不超過1厘米。要檢查飼料顆粒有無太大,有無霉變。觀察雞群,把呆立在一旁的雛雞抓到料盤上,輔助其采食,確保所有的雛雞都能自由地采食。第一周應每天加料8次為宜。
(5)檢查溫度,觀察雛雞分布是否均勻,檢查溫度計,確保雞背溫度在33~35℃。1~3日齡以35℃為宜,尤其是冬季,飼養效果比33℃要好,但超過36℃會使雛雞脫水,增加死亡。
觀察雛雞的分布和行為表現,可以大致了解育雛溫度是否適宜。適宜的溫度雛雞表現為:分布均勻、活潑,采食、飲水正常,叫聲歡快。若溫度過高,雛雞表現為:遠離熱源,伏臥伸頭,張嘴呼吸,不愿活動,飲水增加,采食減少。若溫度過低則表現為:雛雞擁擠在熱源一邊,飲水、采食減少,叫聲尖高而痛苦。還有一種情況是雛雞擁擠,但不一定是在熱源一邊,說明雞舍在無雞分布處有賊風,應立即檢查。
(6)光照時間。
1~2日齡給以24小時,3~7日齡23小時光照,1小時黑暗。光照強度要求每平方米2.7瓦,即燈高2米,燈距3~4米,帶燈罩,用40瓦燈泡。14日齡以后換成15瓦燈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