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病因腹水綜合癥的發生與肉雞生存生長的環境因素有密切聯系。由于肉仔雞代謝旺盛,生長速度快,因此要求體內外的各種環境因素有一定的適宜范圍。在適宜的范圍內肉仔雞就能健康生長。無論何種因素,一旦偏離了這個范圍,就會導致新陳代謝發生混亂而發生腹水綜合癥,而且是偏離的范圍越大,腹水綜合癥的發病和死亡率就越高。因此說,誘發腹水綜合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歸納為以下幾類:
1.缺氧。雞舍氨氣、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太高,供氧不足,肌體靠加快心跳來補償供氧,導致新臟衰竭,靜脈瘀血、損害血管壁使滲透壓改變,大量液體流入腹腔。
2.飼養的群體大密度高,過度擁擠,雞的活動和休息受到一定影響,使抵抗力下降。
3.育雛舍的溫度、濕度控制不當,環境衛生差,慢性呼吸道病、沙門氏桿菌病及大腸桿菌病等,凡能引起心包炎、肝周炎、肺炎及損害腎臟的疾病都可誘發腹水綜合癥。
4.飼料中蛋白能量過高而又未限制飼養,雞攝入體內的營養過盛,使肝臟代謝功能受到損害。
5.飼料中含有毒物質,如霉變酸敗的脂肪酸、微生物及植物毒素,出現慢性中毒。
6.藥物的影響,如雞舍環境消毒用藥不當,或長期過量使用對肝臟、腎臟有損害的藥物,如磺胺類等藥物。
7.飼料中維生素E及硒缺乏,引起毛細血管壁通透性異常出現腹腔及皮下水腫。
8.孵化過程中溫度低、濕度大可引起蛋黃吸收不良出現大肚臍而誘發本病。
9.長途運輸、受熱、受冷、脫水、轉群及凡能引起應激反應的因素都可誘發腹水綜合癥。
二、發病特點
1.日齡差別,本病嚴重危害幼齡雞,尤其是3~6周齡生長最快的階段其發病率最高。
2.性別差別,公雞發病率一般占70%左右,明顯高于母雞,可能與公雞生長快需氧多有關。
3.品種差別,一般以品種優良、生長快速的雞發病率高,而生長較慢的雞種發病率較低。
4.季節差別,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以冬季發病率最高,可能與冬季為了保溫而雞舍通風不良有關。
5.日糧營養水平差別,一般飼喂高營養及顆粒料比飼喂低營養及粉狀料的雞發病率高,自由采食比限制飼養的雞發病率高,這可能是因日糧營養過剩,幼雞代謝功能差而導致代謝功能發生混亂而誘發腹水綜合癥。
三、防治
1.從育雛開始應給雞創造一個良好舒適的環境,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通風良好,避免有害氣體濃度升高,保證雞舍內有充足的氧氣,就可大大降低腹水綜合癥的發病率。
2.降低飼養密度和群體,一是降低每平方米面積上的雞數,二是降低雞舍每立方米空間總的肉雞體重。雞苗的健康生長不但要有充足的氧氣,還要有活動和休息的場地。
3.加強雞舍的衛生管理,及時更換墊料,不喂發霉變質的飼料,防止呼吸道病、沙門氏桿菌病及大腸桿菌病的發生而繼發腹水綜合癥。
4.合理用藥,尤其對肝腎有損害的磺胺類藥,適當輔以解毒利尿藥如腎腫解毒藥和多維電解質,以維持電解質平衡,減少鈉潴留,并適當限制飲水。
5.限制飼養,包括限質法和限量法兩種:(1)限質法是限制飼料中蛋白質和能量的含量。一般可在3周齡以內飼喂質量較低的粉狀料,3周齡后逐步換成顆粒料,不少養殖戶采用此法后腹水綜合癥的發病和死亡率明顯下降了。(2)限量法是在喂顆粒及高營養料時,在3周內限制采食量來控制生長速度,也可減少發病。
6.在飼料中添加硒0.025毫克/千克、維生素E3~6倍和維生素C500克/噸料,可控制本病的發生。
7.應用中藥腹水消,從15~30日齡在飼料中添加2%有較好的效果。發病雞可用五苓散合五皮飲加減治療,處方為:澤瀉500克、茯苓500克、陳皮300克、姜皮200克、桑白皮300克、木通200克、黃芪300克、當歸300克、甘草100克,以上為1000只雞用量,每日水煎一次,藥汁分兩次飲完,連飲3天,停藥5天再飲一次。
8.應用尿酶抑制劑來預防腹水綜合癥,其死亡率可降低39.5%~55%。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