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農家育雛,通常認為只要吃飽就行,因而多以自己生產的玉米、小麥、大麥、稻谷及糧食加工的副產品,或剩飯加些野菜等青綠飼料為主。飼料品種單一,缺乏礦物質、維生素和蛋白質飼料,用后易患各種營養缺乏癥和其他傳染病,死亡率增高。
農戶養雞常見缺乏癥有以下幾種:
蛋白質或氨基酸缺乏
表現為生長緩慢,采食量減少,體質衰弱。如稻米、玉米為主的飼料中缺乏蛋氨酸,其他谷類和棉子餅、花生餅等為主的日糧中缺蛋氨酸和賴氨酸;蛋氨酸、賴氨酸、精氨酸嚴重缺乏時可見色素沉著減少,羽毛蓬亂,逐漸消瘦而死。
維生素缺乏
最常見的是維生素A、D、E、B1和B2的缺乏,通常在2周齡~3周齡出現癥狀。缺維生素A發育逐漸遲滯,衰弱,毛亂,翅垂,并發生眼炎和鼻炎等;維生素D3缺乏則發育不良,喙、骨軟弱并易彎曲,腿腳軟弱無力和變形等;硒、維生素E缺乏可引發腦軟化癥、滲出性素質癥和白肌病,表現出運動失調,腿翅不全麻痹,飲食行動困難,皮下組織水腫;維生素B1缺乏,多突然發病,癥狀為厭食,步態不穩,繼而肌肉麻痹,雞特征性地坐在其屈曲的腿上,頭縮向背后呈“望星”姿勢;B2缺乏,表現為進行性消瘦,繼而腹瀉,翅膀下垂,皮膚干而粗糙,其特征性癥狀是無論走路或休息,腳趾都向內卷曲。
礦物質缺乏
鈣磷缺乏與飼料中含量不平衡及維生素D3缺乏密切相關,其癥狀與維生素D3缺乏相似,常患佝僂病。錳鋅缺乏可見病雞脛關節粗大,扭轉或彎曲,嚴重時腓腸肌腱從其踝部滑脫下來,稱脫腱癥。硒缺乏,羽毛生長不良,影響脂肪消化,胰腺萎縮,患白肌病。硒與維生素E對滲出性素質病和白肌病的預防有互為補充的作用。我國很多地區土壤中缺硒,必須注意在飼料中添加硒的化合物(亞硒酸鈉)。
營養缺乏的特點是先有少數雞出現癥狀,逐漸增多,發病率與死亡率都較高,不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則大批死亡,損失很大(3周齡~4周齡死亡最多)。
營養缺乏原因:配方不合理或不按規定配方生產飼料造成日糧中某種養分含量低,缺乏維生素類和微量元素類;使用某些腐敗變質的飼料,使某些營養成分受到破壞而不能吸收,還阻礙其他營養成分的吸收利用;還有的是由于缺乏財力,主觀想節省,沒有營養學知識或缺乏飼料和營養的全價觀點,不知道在飼料中添加這些物質。大批死亡時還誤認為是某種傳染病;也有偶然疏忽,忘記加入添加劑,或飼料長期儲存使維生素類喪失活性;某些特定環境的改變,如從平養改為籠養,品種改變;各類應激,如高溫、搬遷、發病等,加上日糧、環境和遺傳及其他因素間的相互影響,機體代謝失調,家禽就可能出現某些養分缺乏癥,致使雛雞發育緩慢甚至死亡,造成經濟損失。
雛雞消化器官容積小,消化力弱,對毒性敏感。因此,要求飼料體積小而營養豐富,常以精料為主進行配制,不能用混有異物或霉變的飼料。近年來我國飼料工業發展迅速,各地區都建起了不同規模的飼料廠。飼養雛雞一定要購買雛雞全價飼料,以保證雛雞有豐富的營養,也可以購買預混料或復合維生素添加劑,按推薦的配方自己配料。如果是自己配料,6周齡以前的雛雞飼料中粗蛋白質水平不應低于18%,代謝能2850千卡/千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