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育雛期溫度過高或過低。養雞戶育雛時很難掌握合適的育雛溫度,溫度過高,雛雞的體熱和水分散失受到影響,食欲減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長發育緩慢,死亡率升高。溫度過低,雛雞不能維持體溫平衡,相互扎堆,會導致部分雛雞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2、密度過大,相互擠壓。由于密度過大,飼槽和飲水器數量少,放置的位置不當,或者環境突變、有異物刺激等,常導致雞群互相擠壓。
3、疾病預防不力。養雞戶很少注意育雛的保暖設備、料槽、飲水器等日常用具的消毒。雛雞不能及時進行雞新城疫的基礎免疫和加強免疫,法氏囊、雞痘疫苗等接種也不及時。雛雞白痢和球蟲病是育雛階段兩大疾病,育雛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預防時間和方法,等到病雞出現癥狀后才采取措施,工作被動、效果差。
4、飼料單調,營養不全面。農戶養雞,一般選擇自產的玉米、大豆、剩飯或青菜等單一飼料,缺乏動物蛋白、礦物質、維生素和氨基酸,不能滿足雛雞的營養需要,嚴重阻礙雛雞的生長發育。雛雞表現體質瘦弱、生長速度緩慢,甚至發生相應的營養缺乏癥。
5、雞舍的衛生差。農戶養雞一般不太注意雞舍衛生,雞舍地面或炕面的墊料長期不更換,不經常打掃,舍內溫度高、濕度大,雞糞成堆,病原體和寄生蟲卵長期生存,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容易傳播,從而導致發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6、雞舍的通風換氣不好。雛雞新陳代謝旺盛,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如果育雛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5.8%雞群就會出現異常,濃度增至15.2%則出現昏睡。另外,雞排出的糞便蒸發出大量氨氣,濃度過高也會引發疾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