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肉種雞的均勻度是指雞群整體、個體生長發育的整齊程度。它主要包括體型、體重、性成熟三個方面,其中以體重的均勻度最為重要,尤其是在育成期。體重均勻度高的雞群開產適時,整齊,進入產蛋高峰快,高峰持續時間長,死淘率低,種蛋大小一致。所以,人們對肉種雞的體重均勻度相當重視。我們經過多年的實踐,總結出了一些提高肉種雞體重均勻度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一、密度要恰當。飼養密度和雞群大小有直接的關系。恰當的密度可保持舍內空氣新鮮,減少應激防止發生啄癖。密度大的雞群活動受到限制,生長發育受阻,導致均勻度下降;密度小則房舍利用率低。每群雞以300―500只為宜。飼養密度:1―2周齡18―25只/米2;3―6周齡公雞5―6只/米2,母雞8―10只/米2;3―6周齡公雞5―6只/米2,母雞8―10只/米2;7―16周齡7―8只/米2;16周齡后5只/米2為宜。
二、飼養要限制。具體做法是將限時、限質、限量三種方法結合進行,4―12周齡每日限飼,即每天喂給定量的飼料。12―15周齡采取1/2限飼,即三天料量兩天喂給后,停料一天。16―18周齡用2/5限法,即每周的料量分成5天喂給,中間于星期2、5停料兩天。在每一飼養周末隨機抽10%雞只進行個體稱重,分別計算出公母雞的平均體重,并與推薦標準體重對照,如平均體重與推薦標準體重不符,則適當調整喂料的數量。實際體重超過標準時,下周維持上一周給料量,體重低于標準時,每低1%,每只雞每日增加3―5克料量。
三、斷喙要準確。合理斷喙對于避免互啄,減少飼料浪費和提高均勻度具有重要意義。首次斷喙在4―10日齡,第二次斷喙在10周齡以內完成,否則會延遲性成熟。斷喙前后3天日糧或飲水中添加VC、VK緩解應激和出血。斷喙的手法要準確,用手輕按壓雞的咽喉,使其舌縮回,避免燙傷,使上喙斷去1/2,下喙斷去1/3;斷喙器刀片要鋒利,刀片與雞喙接觸2―3秒,時間短則止血效果不好,且斷喙點燒烙不夠,有再生的可能,時間長則喙變得敏感,而長得奇形怪狀。
四、環境要適宜。雞舍溫度以23―24℃為宜,濕度50%―55%,防止高溫高濕、低溫高濕出現;重視通風、控制光照,把握光照時宜短不宜長、強度宜弱不宜強的原則,防止性早熟;保持墊料清潔干燥,給雞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有利于均勻度的提高。
五、防疫要合理。經常打掃雞舍及周圍環境,及時清糞,定期消毒。加強完善肉種雞免疫接種程序,科學使用疫苗。這是提高肉種雞體重均勻度的保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