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特制的育雛籠中進行育雛。籠養是目前集約化養雞生產中廣泛采用的育雛方式,特別適用于商品蛋雞、蛋用種雞的育雛,肉用種雞和商品肉雞也可采用籠養育雛。立體籠養育雛的優點是飼養密度大,單位房舍面積養育的雛雞多,雛雞不直接與糞便接觸,可以較好地預防球蟲病,雛雞成活率高,均勻度好,而且節省能源,管理也較方便。但一次性投資較大。
(1)育雛籠:專用于6周齡前的雛雞。由籠架、籠體、食槽、水槽和承糞板組成,包括1組電加熱籠,1組保溫籠和4組運動籠等3部分,目前常采用4層,屬疊層籠養設備。在上下籠間有10cm空間,以放入承糞板,承糞板可活動,每日或隔日定期調換清糞。籠四周用鐵絲、竹或木條制成柵欄,食槽、水槽排列在柵欄外,柵欄間距可在20~35mm間調節,保證雛雞能伸頭采食、飲水,但不能逃出籠外。籠底用鐵絲制成12mm*12mm的網眼,使雞糞掉入承糞板中。整個籠組一般可育蛋雛雞800只(1~7周齡)、肉雞600只(1~3周齡)。6周齡前料槽長度每只占2cm,水槽長度每只1cm。如果育雛、育成結合成一段,則使用育雛、育成籠。整組籠具一般3、4層。可采用機械供料,料槽安于前網內,籠門設在前網中央,前網孔徑較小,以防止幼雛從籠內逃出。有的則將料槽安裝在前網外,為便于各階段不同日齡大小的雞只采食,可以調整前網下層外面可移動的網片以調節縱柵的間距,調節范圍為20~40mm;也可調節前網與料槽間的距離或者使用上層與下層柵間距不同的前網。底網孔徑13mm*51mm或25mm*25mm,育雛階段在籠底鋪一層12mm*12mm孔徑的硬質塑料網,5~6周齡時再將網片撤去。籠底一般平鋪,但也可將采食處適當升高形成一定的傾斜坡度。
(2)籠養育雛的供溫:育雛籠內的熱源可用電熱管或熱水管,也可用地下煙道加溫或煤爐加溫提高育雛室溫度或直接給雛雞供溫。地下煙道加溫可使上下層雞籠的溫度差縮小,效果較好。
(3)籠養雛雞的管理要點:①育雛早期易出現濕度偏低,應注意增加飲水位置,將飲水器置于距熱源較近部位,必要時用熱水適當噴灑地面。②采用多層重疊育雛籠時,室內不宜放置過多的籠具,以防通風不良。③注意各層籠的溫度差異,根據雞只強弱作相應調整,將弱雛置于溫度稍高的籠子。④根據雞只大小及生長發育狀況經常作橫向分群,不斷調整飼養密度。開始時用盡可能少的籠育雛,10日齡后逐步分群到其他籠中。⑤籠育易發生啄癖,必須進行早期斷喙。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