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把肉仔雞的生長期分為三個階段,各階段采用不同的飼喂方法,能收到良好的飼養效果。
仔雞的生理特點,剛出殼的雛雞絨毛短而稀,體溫比成年雞低3℃左右,4日齡后體溫逐漸升高,10日齡時達到成年雞體溫;一般在4-5周齡全身長滿第一套羽毛;雛雞胃腸容積小,對食物的消化能力差,但生長發育快。根據肉雞生理特點及其生長規律,可將飼養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0-14日齡,第二階段15-35日齡,第三階段36日齡至出欄。
第一階段雛雞剛出,從孵化室轉入到育雛舍應盡快讓雛雞適應新的環境,減少應激,降低發病率,提高生長速度。在最初幾天,給予高質量的飲水,飲水中加入5%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高效低毒抗菌藥。喂給營養豐富、易消化的全價配合飼料,少喂勤添,投料量占食槽1/2或1/3最好。第一天給予24小時光照,光照強度4瓦/平方米,以后漸減過渡到自然光照。
第二階段雛雞已基本適應新的生活環境,逐漸進入快速生長階段。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培育健康雞群,形成雞體架子,促進內臟器官發育和腿部粗大健壯,為下階段飼養做好準備。可以根據仔雞生長情況,適當加大飼料體積,降低飼料中蛋白質和能量的含量(一般降10%)。值得注意的是,飼料中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含量不能降低。每天定時飼喂3次,仔雞每次可采食到較多飼料。這樣既能鍛煉消化器官,又能充分消化和吸收營養物質。注意運動,晚上用竹竿輕輕驅趕雞群,提高仔雞活動量,促進內臟器官發育,減少胸部的壓力刺激。適當提高光照強度。
第三階段要采取措施促進雞采食和消化吸收,減少運動降低消耗,提高生長速度。要供給優質的育肥飼料,以充分滿足雞營養需要,提高飼料轉化率。配制飼料注意原料多樣化,使用低纖維原料;添加動植物油脂;盡量制成顆粒料。每天飼喂次數由3次增加到5次,或選用自由采食法,保持料槽不斷料。在不影響雞群健康的情況下,減少運動,增加脂肪沉積,并配合降低光照強度,延長光照時間。及時調整密度,一般冬天每平方米12-15只,夏天每平方米8-10只。注意通風,保持舍內空氣新鮮,溫度18℃左右,相對濕度55%較為適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