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發病經過
廣州市郊區某雞場曾購進AA肉用仔雞苗一批2830只,采用自配飼料喂養,全部飼料原料均購自市場,未見發霉。其飼料配方是:玉米65.5%、豆麩23%、淡魚粉8%、礦補劑1%、豬油2.5%,另加多種維生素0.02%、蛋氨酸0.06%。7天齡接種雞新城疫Ⅱ系疫苗及雞痘疫苗,18天齡開始投喂球蟲病預防藥物氯苯胍。在1-22天齡死亡數累計為30只,平均每天死亡1.4只;23天齡開始死亡數增加,經現場診斷后,在28天齡時購得亞硒酸鈉并立即投藥,33天齡時停止死亡,50天齡上市。
二、臨診癥狀
雞發病初期表現羽毛松亂,頭腫大呈球狀,精神委頓,仍能采食,但食量下降,兩腳發軟,行動不便。突出的癥狀是頭、胸、腹部水腫,水腫部皮膚緊張、變薄,呈半透明狀,可見皮下呈淡藍色,以腹部為明顯,觸診有波動感。病的后期可見蹲地不起,兩翼下垂,頭低垂貼地,呈昏睡狀,最后衰竭而死。發病、死亡的雞多為體型較大者。
三、病理變化
主要是頭部、胸部和腹部皮下積聚有不同程度的藍色或橙黃色的膠樣液體,胸肌有顏色變淡的肌束,形成白色條紋,似熟肉狀。少數病例腿肌有鮮紅色條紋或小斑狀出血。個別病例腦質變軟,小腦表面展平,回溝消失。
四、治療效果
雞群于大量發病后6天(28天齡)在飲水中按含硒0.1毫克/升的量加入亞硒酸鈉作全群防治,兩天后病情好轉,死亡明顯減少,第5天死亡停止。
五、體會
1.雞群在3周齡開始在頭、胸、腹部,尤其是腹部,出現非常明顯的淡藍色水腫和胸肌呈白色條紋狀,與有關文獻介紹的雞的硒缺乏病的典型癥狀和病變特征相符,我們初步診斷是硒缺乏病。限于當時的條件,我們未能作飼料分析、組織學檢查或血液生化檢查以進一步診斷。但使用亞硒酸鈉后,收到理想的療效。據此,可以診斷該雞群發生的疾病為硒缺乏病。
2.雞與其他動物一樣,對硒的需要量甚微,一般可從植物性飼料中獲得。由于植物含硒量與土壤中硒的含量密切相關,在缺硒、低硒或酸性土壤種植的植物含硒量低,往往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據有關報道,我國有14個省市的部分或大部分地區缺硒,而廣州市供應的玉米、豆麩多來自廣東省外各地,特別是東北地區,其中難免有來自缺硒的地區。因此,如在自配飼料中沒有添加硒,就易出現缺硒病,尤其是AA雞、紅布羅雞等生長速度快的肉雞對硒缺乏更為敏感。除上述的AA雞群外,我們還在廣州市郊區的快大肉用雞群中發現癥狀、病變與上述相似的疾病,死亡雞亦多是體型較大者,經使用相當于含硒0.1毫克/升的亞硒酸鈉飲水后即可收到較好的療效。此種情況應當引起注意,即在配制飼料時應當添加硒。
3.飼料中維生素E的含量與機體對硒的需要量有密切的關系。在缺維生素E的情況下,機體對硒的需要量也相應增加,如不供給亦會出現維生素E、硒缺乏病,因此要在飼料中添加足夠的維生素E。同時要避免飼料中維生素E的損失,例如避免飼料遭受高溫、潮濕、長期貯存或受霉菌污染的影響并且加入抗氧化劑。腸道疾病對維生素E的吸收也會有影響,這一點也要注意。
4.根據對多個硒缺乏病雞群的觀察,注意到缺硒癥狀多出現于2-5周齡,而未發現于6周齡以后,其原因有待今后研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