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種公雞的繁殖性能比較容易度量,睪丸大小及精液品質都是可以測定的。種公雞飼養顯然是種雞飼養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對繁殖力的影響從小雞的初期飼養階段就已開始。延長初期飼料的飼喂時間,有助于促進骨骼生長,尤其是提高脛骨長度。長腿的種公雞優于短腿種公雞。
睪丸大小和精子數量也受營養的影響。精子膜富含多聚不飽和脂肪酸,這種重要的長鏈多聚不飽和酸主要存在于魚油中,實際的含量因魚種類而有很大差異。金槍魚油是這種脂肪酸的良好來源。生產試驗表明,這種脂肪酸對繁殖力有良好作用,特別是對50周齡以后的種公雞,不僅對于種公雞的繁殖力重要,對于種母雞也一樣。魚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特別容易氧化。因此,確信飼料中含有適當數量的抗氧化劑十分重要。維生素E具有的抗氧化性能可以穩定多聚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在重要的組織中,每噸飼料的保證量可能是150-200克。
4周齡公雞的體重達到590-725克的,并且有較長的脛骨,這使得公雞較容易與母雞交配,并減低母雞的死亡率。育成初期,體重較重的公雞,通常在生產期間體重最輕,在其他雞群也有此種現象。
在使用高蛋白質(CPl8%)的種雞產前料后,再使用低蛋白質的產蛋期飼糧,對受精率有負面的影響,公雞在48周齡后受精率低于80%。如果先給公雞喂種雞產前料,接著給予低蛋白種雞飼糧,這樣即使公雞在40-50周齡的給飼量不足,但受精率仍在80%以上,如果不給公雞喂種雞產前料,雖然所喂給公雞的日糧能量在11993千焦/千克,蛋白質為17.7%,但在55周齡時受精率仍急劇下降。
1.產蛋期公雞的采食量公雞在36周齡每天減少7克給飼量,使得受精率下降,而體重增加。34周齡及40周齡時給飼量各減少2克,也引起受精率急劇下降,但在48周齡時增加1克給飼量,可以使受精率得以恢復。這個現象可以解釋為,在嚴重限飼之下,公雞首先將采食能量用于維持,所剩余的能量才用于生長及繁殖(產生精子),維持則包含交配活動。當采食能量降低至臨界水平時,將導致暫時性失重,接著減少交配活動及精子生成,因此這些不活動的公雞在能量需求量下降的情形下,即使船予較低飼料量其體重仍會增重。這說明在注重受精率及其持久性的同時,公雞的給飼量要緩慢而持續增加。
2.公、母雞比例產蛋期嚴格限飼的公雞,20周齡時公雞數目略增,有助于改善受精率。如果是自然交配,則公母比例為1:8-10。若是人工授精,則公母比例一般為1:15-20,如果做精液稀釋,則可以增加到1:30。
3.微量營養為了降低飼料成本,經常導致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強化水平下降,如此一來,對受精率將有不利的影響,種雞飼料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100-250毫克/千克時,其種蛋有較子的受精率,而150毫克/千克是最適合效益的含量,而維生素E是生精作用所必需的。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