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選擇健康雛雞 農戶飼養肉雞和雛雞大都靠外購,而購入的雛雞好與壞,對育雛的效果影響很大,并直接影響養殖效益的高低。為提高育雛成活率,購雛時必須嚴把質量關,進行嚴格挑選,確保種源可靠,雞種純正和雞苗健康,切不可貪圖便宜購進不健康的雞苗。挑選雛雞時,除注重品種優良外,還必須保證來自非疫區。按照雛雞“有膘、有毛、有骨、眼大有神、活潑好動”的標準進行選擇,通過“一看,二摸,三聽”的方法來鑒別雛雞的強弱優劣。
做好雛雞保溫保濕工作 育雛成敗的關鍵在于是否給予適當的溫度。這是因為初生雛雞的體溫調節機能較弱,難以適應外界溫度的變化。特別是冬春季節,由于氣溫低,如果育雛溫度過低,雛雞身體蜷縮,互相擠壓取暖,容易受涼而引起拉稀或產生呼吸道病等,甚至密集成堆,影響采食和活動,造成生長發育不良,有時會擠壓踩踏,造成傷殘,嚴重時造成大量死亡。
及時調整溫度 1.冷應激時雛雞會堆擠在熱源旁邊,也會亂擠在飼料盤內。腸道內物質呈水狀和氣態,排泄的糞便輕稀且出現糊肛現象。2.熱應激時雛雞會俯臥在地上并伸出頭頸張嘴喘氣。雛雞會尋求舍內較涼爽、賊風較大的地方,特別是遠離熱源沿墻邊的地方,還會擁擠在飲水器周圍,使全身濕透,飲水量增加。嗉囊和腸道會由于過多的水分而膨脹。
進行科學飼養 1.育雛期(0周~3周):飼養目標是各周齡體重適時達標,有資料介紹,1周齡末體重每少1克,出欄體重將少10克~15克。為了讓1周齡末的體重達標,第1周要充分飼養,喂高能高蛋白日糧,能量不能低于13.37兆焦/千克,蛋白達到22%~23%,可在日糧中每100只肉雞添加蛋黃4枚、奶粉100克,并用“速補-14”飲水1周。2周~3周適當限飼,防止體重超標,以降低腹水癥、猝死癥和腿疾的發生率,此期飼料中蛋白不能低于21%,能量12.46兆焦/千克~13.37兆焦/千克。2.中雞期(4周~6周):是骨架成形階段,飼養重點是提供營養平衡的全價日糧,此期飼料中蛋白應達到19%以上,能量維持在13.38兆焦/千克。3.育肥期(6周至出欄):為加快增重,飼養中要增加日糧能量濃度,可在日糧中添加1%~5%動物油脂,此期飼料中粗蛋白可降到17%~18%。
切實加強管理 1.廢物處理與藥殘控制:在觀察雞群過程中,發現死雞要及時撿出來進行焚燒或深埋,不能把死雞存放在雞舍內、飼料間和雞舍周圍。撿完死雞后要用消毒液洗手。每批雞出欄后,徹底清理雞糞,并運到遠離雞舍的地方堆積發酵。2.空氣環境與光照調節:商品肉雞飼養密度較大,每天產生大量的廢氣(二氧化碳)和有害氣體(主要是氨氣、硫化氫、甲烷等)。為了排出水分和有害氣體,補充氧氣,保持適宜溫度,必須加強雞舍通風,降低雞舍臭味和有害氣體濃度,改善肉雞生長環境。進行通風換氣時,要避免賊風,可根據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雞舍結構,不同的季節,不同的雞齡,不同的體重,選擇不同的通風方式和通風量。
光照分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兩種。目前飼養肉雞大多施行24小時全天連續光照,或施行23小時連續光照1小時黑暗,黑暗1小時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停電,使肉雞能夠適應黑暗的環境,不會因停電造成雞群擁擠窒息。有窗雞舍,可在白天借助于太陽的自然光照,夜間施行人工補光。
搞好免疫工作 根據當地雞病流行情況,制定符合本場實際的免疫程序,并按要求及時接種各種疫苗。商品肉雞接種疫苗的方法主要有滴鼻點眼法、氣霧法、飲水法和肌肉(皮下)注射法。所選用的疫苗應該來自正規廠家或經國家主管部門認可的進口疫苗,用前進行效果檢測,并正確儲存和使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