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選擇優質雛雉雞主要根據雛雞“有膘、有毛、有骨氣”的長相,通過“一看、二摸、三聽”的方法,即可大致鑒別強弱雛。強雛主要表現在:腹部收縮良好,大小適中,柔軟,卵黃吸收良好;臍部愈合良好,無血痕;反應靈敏,活潑好動,眼大有神;觸摸到膘,身體飽滿,有彈性;叫聲清脆響亮;羽毛整齊清潔,體重大小均一。
(2)雛雞飼養管理要點
適時開水、開食。雛雉雞應在出殼21小時內開食,開食前應先飲水,飲水中最好加5%的葡萄糖或0.1%的高錳酸鉀,開水后2小時開食,開食的飼料要求營養豐富,易于消化,適口性強而便于啄食,對不會飲水吃料的雛雞應加強調教,育雛前幾天喂食應注意少量多次,防止雛雉雞暴飲暴食,造成消化不良。0-2周每天喂6次,3-4周每天喂5次,5周以后每周喂4次,隨日齡的增加,采食量遞增,到接近成年體重時,采食量趨于穩定。
溫濕度的控制:適宜的育雛溫度,1-3日齡34-35℃,4-7日齡32-33℃,2周齡28-31℃,3周齡24-27℃,4周齡22-23℃,5周齡后可脫溫。給溫總的原則是夜間比白天高,小群比大群高。具體還應做到“看雞施溫”,即根據雛雉雞的精神狀態給予正確施溫,溫度適宜時,雉雞表現食欲較好,飲水適度,活潑好動,睡眠時均勻散開來;溫度過高時,雉雞表現為遠離熱源,張口呼吸,飲水量加大,食欲不好,有時見稀樣糞便;溫度過低時,雉雞行動遲緩,靠近熱源,有時可見層層扎堆,相互擠壓,在整個育雛期間應防止溫度忽高忽低。相對濕度前期要求高,主要是為了防止雛雉雞脫水,后期要低一些,主要是為了防止球蟲病等發生,1-10日齡65%-70%,11日齡以后55%-65%。密度:隨著雞齡的增大密度逐漸減小,1-10日齡每平方米50-60只,11-30日齡20-30只,30日齡以上10-15只,另外,還要保證雉雞有足夠的采食位置和飲水位置。
育雛室內環境的控制:育雛室內氨氣和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會直接影響雛雉雞的生長發育,并可誘發慢性呼吸疾病、眼病等,在保證育雛溫度的情況下,盡可能加大通風換氣,總的原則是以人進入室內不感到有刺激眼、鼻和氣悶為宜。合理的光照制度:商品雉雞的生產對光照制度要求不嚴格,種用雉雞則必須制訂合理的光照制度。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