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從廣義上講,影響雞生長、發育、繁殖等生產性能的一切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統稱為雞的環境。包括以下幾方面。
1.物理因素空氣溫度、濕度、氣體流速、氣壓、降水、太陽輻射、光照、噪聲等。
2.化學因素空氣中各種氣體成分(如氧氣、N2),雞舍中的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碳、CO、H2S、NH3等)、污染大氣的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HF等),以及飼料、牧草、水體、土壤中的所含的營養成分或混入的有毒物質。
3.生物因素細菌、病毒、寄生蟲以及雞只群體間的關系。
4.人為因素人對雞群所施的飼養、管理和利用等。雞舍小氣候的環境狀況除受舍外氣候因素影響外,與舍內雞只種類、飼養方式、密度以及雞舍外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通風換氣、排水防潮、日常的管理措施,以及舍外植樹種草狀況等種種因素有關。雞只生活在雞舍的小氣候環境中,環境的各個因素通常是共同作用于雞體產生綜合的影響,如產蛋性能同時受到光照、溫度、空氣中有害氣體等因素的影響。但在一定時期,總是某個環境因素起主要作用的,如夏季的高溫、冬季的光照等。雞體也可改變環境狀況,它可使環境溫度升高,濕度加大,有害氣體增多等。總之,雞體與環境之間是有機地綜合、相互作用的,或是相輔相成,或是相互制約。
雞的內在生產性能受遺傳及環境兩方面的影響,優良的雞種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其生產潛力是不能充分發揮的,如嚴寒、酷暑時產蛋量的下降,雞舍通風不良使疾病增多,死亡率增加等。特別是現代養雞業,全舍飼、高密度、大雞群的條件下,環境問題變得更加突出,對雞群生產性能和健康的影響更大。優良的雞種只是具備高產的遺傳基礎,其生產力的表型值則是由其基因型加環境效應共同作用的結果。特別是標志雞群生產力的表型,性狀大多為數量性狀,其遺傳力只占5%~50%間,其余的50%~95%則取決于環境條件。因此,了解并研究環境因素對雞的影響,并盡可能調節到適宜的程度,為雞創造較為理想的環境,使其高產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已是現代養雞業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