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雞傳染性貧血病(CIA)是由傳染性貧血因子(CAA或CIAV)引起的雛雞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全身性淋巴組織萎縮的傳染病。
(一)病原雞傳染性貧血病毒屬單股DNA病毒。
(二)流行病學1.雞是惟一宿主。所有年齡的雞都可感染,自然感染常見于2~4周齡;2.本病主要通過蛋垂直傳播,雛雞一般在出殼后2~3周齡發病。水平傳播一般不發病,但有抗體產生;3.雞傳染性貧血病毒與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雞馬立克氏病病毒有協同作用,從而加重病情,使雞群死亡率上升。
(三)癥狀貧血癥一般在感染后10~12天癥狀表現明顯,病雞表現為精神沉郁,虛弱,行動遲緩,羽毛松亂,啄、肉髯、腿、面部和可視黏膜蒼白,生長不良,體重減輕和消瘦。臨死前還可見拉稀,血液稀薄如水,血液凝固時間延長。雞血細胞壓積下降,從正常值30%下降到20%以下。本病一般在感染后10天開始發病,14~16天發病和死亡率達高峰,20~28天后存活的雞可逐漸恢復;死亡率一般10%~30%,高的可達60%。如有繼發和并發感染時,可加劇死亡。成年雞感染后一般不出現癥狀,產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均不受影響。
(四)剖檢變化1.貧血死亡雞只消瘦,肌肉、內臟器官蒼白、貧血,血液稀薄,血凝不良。2.肝、肺、腎腫大、褪色。3.骨髓特別是大腿骨的骨髓呈脂肪樣,黃白色或淡黃色或淡紅色。4.胸腺萎縮,法氏囊萎縮。5.有時見骨骼肌出血,腺胃出血,嚴重病例見肌胃黏膜糜爛或潰瘍。6.若有繼發細菌感染時,可見壞疽性皮炎,常見翅膀下出血,稱謂“藍翅腐”。
(五)診斷根據流行特點、癥狀和病理變化可作出初步診斷,確診而做血液檢查、病毒分離和鑒定以及血清學試驗等。鑒別診斷應與球蟲病、磺胺藥物中毒相區別。
(六)防治措施1.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可采用抗菌物防止細菌繼發感染。2.重視日常的飼養管理及獸醫衛生措施,特別做好環境消毒以及防早期感染,同時及時做好傳染性法氏囊病和雞馬立克氏病的免疫接種。3.免疫接種對種雞在13~15周齡時用雞傳染性貧血病活毒疫苗飲水免疫,可有效地防止子代發病,不能在產蛋前3~4周免疫接種,以防止通過種蛋傳播疫苗病毒。如果后備種雞血清學檢查時,本病呈陽性反應,則不宜再免疫接種。4.加強檢疫,防止從國外引入帶毒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