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晚秋氣候變化異常,晝夜溫差大,肉雞、蛋雞常會出現以腹瀉、糞便中有未消化的飼料、采食量明顯下降、生長緩慢、體重減輕、脫水為特征的腸毒綜合征。對病死雞進行剖檢,可發現其頭部有腦液,個別雞只的胸腺發紅,十二指腸腫脹,腸壁增厚,用手觸摸時感覺腸壁非常硬,腸管內無飼料,腸黏膜大量脫落,個別腸段有泡沫樣物質和西紅柿樣糞便,膽囊變小,呈淡黃色,看上去好似無膽囊現象。
預防該病蔓延的主要措施是隔離病雞、淘汰殘雞、清除墊料、徹底消毒。對發病雞群,可用球凈與病毒唑混合飲水,每天早、晚兩次,中午用電解質飲水,連用3~5天,病情好轉后用速補14連續飲水兩天,使雞群恢復良好的精神狀況。為預防該病發生,除保持雞舍內干燥、衛生,并定期用消毒藥進行帶雞消毒或定期在補飼的砂礫中拌入消毒劑外,還要定期驅蟲,防止大腸桿菌病與球蟲病的發生。另外,發現雞拉稀時不要輕易地診斷為腸炎而單純使用治療腸炎的藥物,導致腸道菌群失調,使腸黏膜受損。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