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溫度
溫度與幼雛體溫調節、運動、采食、飲水及飼料的消化吸收等有關。溫度是育雛的首要條件,必須掌握合適。育雛溫度要平穩:均勻,高低適宜。還應根據雛雞的日齡和外界溫度變化而變化。夜間外界溫度低,雛雞安息不動,缺乏運動,所以夜間溫度應比白天高1℃~2℃。外界氣溫低時,育雛溫度要稍高些。若外界氣溫高則育雛溫度應低些。隨著日齡增加溫度可逐漸降低,切忌忽高忽低。溫度過高也易引起呼吸道病,或引起啄癖。溫度過低可引起雛雞受涼,易患感冒、白痢。
育雛期間所采用的溫度由4天時的32℃~35℃逐漸下降。也就是每3天下降1℃,直到常溫(即18℃~21℃)為止。
2.濕度
濕度對雛雞健康和生長影響也較大,過低,雛雞體內水分隨呼吸大量散發,初生雛易于失水,光靠飲水是遠遠不夠的。干燥的環境,雛雞的絨毛發干,雞舍內塵埃、絨毛飛揚四起,易使雞只感染呼吸道疾病。反之,如果濕度過大,高濕的環境利于細菌繁殖,易引起球蟲病的發生。一般來說,初期濕度應達60%~65%,以后應達50%~55%。
3.通風
雞舍內空氣新鮮,保持空氣適當流通是飼養好雛雞的先決條件。通過空氣流通可將雞舍內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排出。可以調節舍內的溫度、濕度。1周齡以后應開始不同程度地通風。如果舍內通風不良,有害氣體在雞舍內含量較高,可降低雞只的抵抗力,特別是氨氣會直接刺激雞的呼吸系統,使其呼吸不暢,阻礙雞只生長發育,誘發呼吸系統疾病,甚至使雛雞失明。隨著日齡的增加,雞只因生長發育,氧氣的需要量不斷地增加,通風換氣顯得尤為重要。但是一定要注意,舍溫升高后再通風,要避免賊風的襲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