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自1926年認識新城疫(ND)以來,許多國家都把ND看作是地方性流行病。除少數幾個國家按商業級別生產家禽外,所有國家都作預防免疫接種。
雞新城疫病毒(NDV)不同毒株的最特征的性質之一,是對雞的致病性差別很大。根據在感染雞所引起的臨床癥狀可將NDV毒株分為5個群或病型,它們是:親內臟的強毒力型,特點是高致病性,常常見到腸出血病變;親神經的強毒力型,特點是有高的殘廢率,常有呼吸和神經癥狀;中等毒力型,特點是有呼吸癥狀,偶有神經癥狀,但殘廢率低;溫和型或呼吸型,特點是癥狀溫和或者亞臨床型呼吸道感染;無癥狀的腸型,特點是常為亞臨床型腸感染。
病型的劃分很難界限分明,甚至在感染的無特定病原(SPF)雞上也可以看到各型癥狀的重疊。此外,當與其他微生物混合感染或者當環境惡化時,溫和毒株也可引起明顯的臨床癥狀。
由于雞感染后的臨床癥狀差別很大,不同宿主對感染的反應也不一樣,這使診斷更為復雜。因此依據單一臨床癥狀不能作為診斷ND的基礎。若出現強毒力病型的有關癥狀和病變應懷疑本病。
●病原鑒定:
1.樣品采集
從死禽采集的樣品有口鼻拭子,還有肺、氣囊、腸、脾、腦、肝和心組織,這些樣品可單獨或混合采集。
從活禽采集的樣品應包括氣管和泄殖腔拭子。在采集樣品機會少的地方,除了受感染的或者有相關臨床癥狀的器官和組織外,主要的應是泄殖腔拭子(或糞便)和氣管拭子(或者氣管組織)。
2.樣品處理
樣品置于含抗生素的磷酸鹽緩沖液(pH7.0至7.4)中,抗生素視具體情況而變化,但對組織和氣管拭子應含青霉素(2000單位/ml),鏈霉素(2mg/ml),卡那霉素(50μg/ml)和制霉素(1000單位/ml),而對糞便和泄殖腔拭子其濃度要提高5倍。加入抗生素后調節pH值到7.0至7.4是很重要的。糞便和攪碎的組織,應用抗生素溶液制成10至20%的懸液。樣品應盡可能快地處理,首先在室溫下靜置1至2小時。沒有條件的話,樣品可在4℃保存幾天。
3.樣品檢查
糞便或組織的懸浮液經離心后取上清液,尿囊腔接種至少5個9至11天的SPF雞胚,在35℃~37℃培育4至7天。收集死的和快死的以及培養結束時活下來的雞胚尿囊液,于4℃致冷,隨后檢測尿囊液的HA活性。陰性者至少用另一批蛋再傳代一次。
用特異性的抗血清可以證實NDV的存在,通常使用雞的抗血清,它們是用NDV毒株中的一個毒株制備的。
試驗以相同的血清PBS作連續對倍稀釋,每孔0.025ml,隨后每孔加入4個血凝單位的抗原0.025ml,作用15至30分鐘后,加入1%的0.025ml雞紅細胞,輕輕混勻,45分鐘判定結果。能完全抑制4個抗原的血清最高稀釋度即為血凝抑制(HI)滴度。將板傾斜判讀,凝集試驗更準確。只有那些孔的紅細胞同不含病毒對照孔的紅細胞出現相同的“流動”時才認為是血凝抑制。
有些非雞的禽類血清含有對雞紅細胞所特有的非特異性凝集素,因此,可用雞血紅細胞吸收試驗血清,以排除凝集素或者采用研究對象的動物種的紅細胞。
4.分離株毒力評價
不同NDV分離株的毒力很不相同,而且由于新城疫活苗的廣泛應用,僅從具有臨床癥狀的病禽分離出病毒進行鑒定,不能構成對ND的診斷,還應進行分離物毒力的評定。NDV分離株的致病性不能在體外進行,所以評估致病性常根據下面一種或多種試驗來確定。
a)雞胚平均死亡時間(MDT)
將新鮮的感染尿囊液用生理鹽水連續10倍遞增稀釋成6Log10~9Log10,每個稀釋度接種5個9至10日齡的SPF雞胚,每個雞胚接種0.1ml,隨后置于37℃。剩余下的病毒稀釋液保存于4℃,于8小時后,每個稀釋度接種另外5個雞胚,每個雞胚接種0.1ml,置于37℃培養。每天觀察二次,共觀察7天。每次觀察都要記錄每個雞胚死亡的時間。
利用雞胚平均死亡時間可將NDV株分為強毒力型,其死亡時間低于或等于60小時;中等毒力型,其死亡時間在61至90小時之間;溫和型,其死亡時間大于90小時。
b)腦內致病指數(ICPI)
4Log2以上血凝滴度的新鮮感染尿囊液,用等滲無菌鹽溶液作10倍稀釋,不加添加劑,腦內接種1日齡的SPF雛雞,共接種10只,每只接種0.05ml。每24小時觀察一次小雞,共觀察8天。每一天觀察應給雞打分,正常雞記作0,病雞記作1,死亡雞記作2,腦內致病指數是每只雞8天內所有每次觀察數值的平均數。最強毒力病毒的腦內致病指數將接近最大值2.0,而溫和型毒株的值接近0。
c)靜脈致病指數(IVPI)
血凝滴度高于4Log2的新鮮的尿囊液用滅菌等滲鹽水作1∶10稀釋,由靜脈接種6周齡的SPF小雞,接種10只,每只接種0.01ml。每天觀察一次,共10天。每次觀察要記分,正常雞記作0,病雞記作1,癱瘓雞記作2,死亡雞記作3,靜脈致病指數是指10天內每次觀察每只雞記錄的平均數。溫和型毒株和一些中等毒力型毒株的值為0,而強毒力型毒株可達到3.0。但這些試驗也可有較小的改動。用未稀釋的尿囊液擦拭6周齡的雞的泄殖腔和結膜代替上述試驗,其目的在于區別親內臟的強毒力型和其他強毒力型病毒。
●血清學試驗
ND病毒可作為抗原,用于各種血清學試驗,例如中和試驗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目前大都使用血凝抑制試驗。雞血清在這種試驗中很少有非特異性反應,所以血清不要作預處理。除雞以外的其他禽種血清,有時對雞的紅細胞有凝集作用,故試驗前應首先測定這種特性,然后用雞紅細胞對試驗血清進行吸附,以排除非特異性凝集。
國際ND參考血清可從英國蘇里州的中心獸醫實驗室國際生物標準實驗室獲得。用它來標定實驗室的參考血清。
在診斷中血清學的值同感染家禽的免疫狀態有關。如果按1∶8稀釋的血清或者高于這個稀釋度能抑制4個血凝單位的抗原,被判為陽性。
為評價雞群的免疫狀況可用血凝抑制試驗,當我們正在對免疫過的雞群進行監測,有可能檢出突然升高的抗體應答,這是野毒感染所致,但應注意其他原因引起的變化,例如已免疫新城疫病毒的火雞再感染PMV―3病毒時,滴度會升高。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