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奶牛蹄病的種類包括腐蹄病、蹄變形、蹄葉炎、蹄皮炎、指(趾)間贅生、蹄糜爛和蹄底創傷等。在上述蹄病中,以腐蹄病和蹄變形最為常見。修蹄則能有效防治奶牛蹄病,保護奶牛健康,也是為奶牛提供福利的一個方面。傳統修蹄主要是利用鐵鏟或修蹄刀等工具進行牛蹄修整,目前有些地方還使用“電刨子”等工具進行修蹄。無論采用哪種修蹄方法,都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建立定期修蹄制度,每年于春秋季節全群普查或干乳后和產犢后,修蹄一次。
準確判斷蹄形,防止過削,前蹄長7.5~8.5厘米,后蹄趾長8~9厘米,蹄底厚度為5~7厘米。
盡量少削內側趾,使內側趾盡量高,使兩趾等高。在奶牛站立時,蹄面要與趾骨、長軸的角度合適。
蹄底應向軸側傾斜,即軸側較為凹陷,在趾的后半部,越靠近趾間隙,傾斜度也應越大。
發生角質病灶時,應將趾后方盡量削低,除去蹄底球部和蹄壁的松脫角質,削薄角質緣,并使平緩過渡。創內真皮因受到刺激而增生,如果突出明顯而基部狹小,可用鋒刀將肉芽組織整個切除。
對跛行病牛,修蹄時應先修病蹄,由于一肢跛行,健肢的外側趾必然過度負重,因患趾常呈減負或免負體重,健肢的負重將會持續。為保證健肢的良好功能,應對其進行功能性修蹄。如跛行嚴重,健肢不能提起,置病牛于清潔、干燥、松軟地面的舍飼環境,可加速病愈,等跛行減輕,再盡快給健肢修蹄。若修蹄后數日或一周,跛行無明顯改善反而加劇,應對有關趾詳細檢查。
凡因蹄病 (真皮損傷)修整后的病牛,均應置于干凈、干燥的圈舍內飼喂,保持蹄部的清潔,減少感染機會。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