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牛流行熱(三日熱)是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流行迅猛,短期內可使大批牛只發病。
癥狀潛伏期為3~7天。病初,病畜震顫,接著體溫升高到40℃以上,稽留2~3天后體溫恢復正常。在體溫升高的同時,可見流淚,眼瞼、結膜充血、水腫,呼吸促迫,有時可由窒息而死亡。妊娠母牛患病時可引發流產、死胎,奶牛產乳量下降或泌乳停止。部分病牛可因四肢關節疼痛,長期不能起立而被淘汰。牛發病率高,病死率低,2~3天即可恢復正常。應與傳染性鼻氣管炎、茨城病、牛副流感、牛惡性卡他熱加以鑒別。
診斷要點主要侵害黃牛和奶牛,約3~5年流行1次,大流行之后,常有1次小流行。多發于蚊蠅活動頻繁的季節(6~9月份)。病牛突然出現高熱一般維持2~3天。
防治加強牛的衛生管理對本病預防具有重要作用。應立即隔離病牛并進行治療,對假定健康牛和受威脅牛,可用高免血清進行緊急預防注射。高熱時,肌肉注射復方氨基比林20~40毫升。重癥病牛給予大劑量的抗生素,常用青霉素、鏈霉素,并用葡萄糖生理鹽水、安鈉咖、維生素B1和維生素C等藥物,靜脈注射,每天2次。四肢關節疼痛的牛可靜脈注射水楊酸鈉溶液。此外,也可用中藥辨癥施治,如九味姜活湯:姜活40克,防風46克,蒼術46克,細辛24克,川芎31克,白芷31克,生地31克,黃芩31克,甘草31克,生姜31克,大蔥1棵。水煎2次,1次灌服。寒熱往來加柴胡;四肢跛行加地風、年見、木瓜、牛膝;肚脹加青皮、蘋果、松殼;咳嗽加杏仁、全蔞;大便干加大黃、芒硝。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