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犢牛副傷寒主要侵害10~30日齡的幼犢。病牛和帶菌牛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通常由于采食了病牛、帶菌牛糞尿污染的飼草飼料、飲水等,經消化道而感染發病,往往呈流行性發生。
1、預防
主要是加強對犢牛和母牛的飼養管理,保持飼料和飲水清潔衛生,減少誘病因素。發生本病后除隔離治療病牛外,對其它牛應取其直腸拭子或陰道拭子,進行沙門菌檢查,及時檢出帶菌牛,并予以淘汰。死亡牛應深埋或燒毀,同時對牛舍、用具徹底消毒。定期進行免疫接種如肌肉注射牛副傷寒氫氧化鋁菌苗,一歲以下每次1~2毫升,二歲以上每次2~5毫升。
2、治療
治療本病可選用經藥敏試驗有效的抗生素,如金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鏈霉素,也可應用磺胺類藥物。如復方新諾明,按每千克體重70毫克,口服,首次劑量加倍,每日2次。腹瀉脫水時,可補水,補堿,可用5%葡萄糖生理鹽水1000~2000毫升,5%碳酸氫鈉液50~150毫升一次靜滴。日注2~3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