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2002年10月,新疆農二師23團養殖一區從山西購進61頭荷斯坦牛犢,于2003年元月發現牛體出現銅錢般大小的痂皮結節,表面隆起有白色磷屑,無被毛或少被毛,頭部、臉部多發生,其次為頸部和臀部,形如石棉板,厚度達3mm,呈灰白至灰黃色。痂皮略有粘性,剝去痂皮后皮膚呈彌漫性點狀出血。犢牛發病嚴重,呈現劇癢、煩燥癥狀,到處蹭癢。采食量下降,開始消瘦。除此病狀外無明顯的體溫、脈搏和呼吸變化。
1采集病料無菌操作,刮取痂皮病料,送農二師獸醫站鏡檢,未發現疥螨,發現菌絲及孢子。初步診斷為霉菌引起的皮膚病,但霉菌的種屬不詳。
2治療
2.1皮炎平軟膏涂抹
用法:除去痂皮,涂擦患部,每天1次,連用7天。同時對圈舍進行通風消毒。7天后檢查病狀依然存在,病牛繼續蹭癢,效果不明顯。
2.2改用克霉唑軟膏,涂抹方法同上
3天后觀察病牛,發現蹭癢次數明顯減少。同時改善通風和采光,加快空氣流通,并繼續涂抹克霉唑。7天后,小的病灶長出新毛,1個月后多數痂皮脫落,病牛痊愈。
3病因該病多發生于冬、春季節,尤其在1~4月發病較多,而未成年牛最易感染。由于該群牛在塑料暖棚內飼養,棚內形成大量的霧氣和有害氣體,地面潮濕,棚內溫度、濕度較大,給霉菌的孳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加上飼料營養缺乏,異地引種飼養,使犢牛體質下降,導致全群感染霉菌。
4防治體會保持棚內通風、干燥、明亮,定期做好圈舍的消毒衛生工作,加強飼養管理,禁止從疫區購買牲畜,保持牛體清潔,發現病牛立即隔離治療,即能預防該病發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