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奶牛在圍產期由于受分娩應激的影響,致使機體抵抗力下降,易發生一些與分娩有密切關聯的疾病。這些疾病的發生常造成奶牛繁殖性能下降,產奶量降低,甚至被迫淘汰,給牛場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為此,本文對子宮內膜炎、胎衣不下、難產、產后癱瘓、子宮脫出、酮病等常見的奶牛圍產期疾病的發病原因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探討其防治措施。
1子宮內膜炎
1.1病因子宮內膜炎是奶牛生殖系統的常見疾病之一,也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引起子宮內膜炎的病原體主要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化膿性鏈球菌、布氏桿菌、結核桿菌、雷氏變形桿菌及毛滴蟲等。奶牛圍產期子宮內膜炎的發病原因主要為分娩或助產過程中消毒不嚴、產后護理不當引起病原體感染。當奶牛營養不良,飼料中缺乏VE、VA和微量元素硒、碘,鈣磷缺乏或比例不當,產后蛋白質攝入不足時,奶牛子宮內膜炎的發病率會增高。此外,胎衣不下、子宮脫出、難產、產后癱瘓等疾病,都可繼發子宮內膜炎。
1.2預防注意對妊娠奶牛的飼養管理,營養應全面、平衡,運動量要充足。臨產及產后,及時對牛舍、牛床、陰門進行消毒;助產時注意操作人員手臂及器械的消毒,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盡可能避免發生機械性損傷。對患有胎衣不下、子宮脫出等產科疾病的奶牛及時處理,防止繼發子宮內膜炎。藥物預防,產后投服益母宮康凈250~500g,1~2次/d,連用3~5次。
1.3治療臨床上常用治療子宮內膜炎的藥物有抗菌消炎、激素、防腐類藥物。0.1%~0.3%高錳酸鉀200~300mL,加溫到40℃左右沖洗子宮,同時用手通過直腸按摸子宮,使子宮沖洗干凈,沖洗后取青霉素160萬u和鏈霉素100萬u溶于無菌水100mL,1次注入子宮,或投入土霉素2g。對病程較長、子宮壁肥厚、含有膿性分泌物的慢性子宮內膜炎可配合肌注乙烯雌酚20mg,促使子宮收縮。患牛出現全身癥狀時,及時補液、強心、利尿,同時應用抗菌素或磺胺類藥物進行全身治療。
2胎衣不下
2.1病因胎衣不下又稱胎衣滯留。國外資料報道,正常產母牛的胎衣不下率為11%~30%,國內正常產母牛的胎衣不下率為20%~38%。胎衣不下大多是妊娠后期飼養管理不當而使母牛體質減弱,或分娩時外界不良因素刺激引起子宮收縮無力和氣血運行不暢;微生物侵入子宮引起胎盤炎癥及特別的胎盤結構也是胎衣不下多發的原因。
2.2預防加強對奶牛的妊娠后期的飼養管理,給予奶牛適當的運動量。分娩過程中保持安靜、衛生的環境,盡量讓奶牛自然生產,減少不良的刺激因素,助產不宜過早(破水前30min),且不要盲目強拉助產。在預產前45d和15d各服1次亞硒酸鈉-VE粉0.5g或母牛產后喂服益母草湯可預防胎衣不下的發生。
2.3治療乙烯雌酚20mg或腦垂體后葉素100u肌肉注射,促使子宮收縮排出胎衣,無效時進行手工剝離,對不易剝離的胎盤可向子宮內注入含6g新霉素的生理鹽水500mL,同時肌注催產素50u,1次/d,直至子宮凈化為止。
3產后癱瘓
3.1病因奶牛產后癱瘓與其體內鈣的代謝密切相關,產后泌乳的啟動,大量鈣質從乳中排出,此時血漿鈣含量必須通過增加胃腸吸收和骨鈣析出得到補充,但母牛分娩前后胃腸機能紊亂,使鈣的吸收率降低,同時母牛雌激素水平升高,阻止骨鈣及時轉送到血液,造成鈣的負平衡,最終導致低血鈣性癱瘓的發生。
3.2預防母牛產前2周開始飼喂低鈣高磷飼料,激活甲狀旁腺機能,提高機體吸收鈣的能力。分娩后提高日糧中鈣的含量(〉1%),并至少口服1次鈣制劑,同時喂一些健胃藥,促進胃腸對鈣的消化吸收,產后勿急于擠空牛奶,第1次擠奶量為正常的1/5,以后逐漸增加,4d后達到正常擠奶量。
3.3治療10%~20%葡萄糖酸鈣200~400mL,氫化可的松400~500mg,10%安鈉咖20~40mL,5%生理鹽水2000mL靜脈注射。同時對癱瘓奶牛立即進行乳房送風,壓迫乳房血管,抑制泌乳,不至于血鈣含量急劇減少。
4難產
4.1病因奶牛難產的原因多由于胎兒和母體兩方面因素。母體方面表現為產道狹窄和收縮無力,胎兒方面表現為胎兒過大、雙胎、胎勢異常等。
4.2預防注意干乳期的營養管理,避免奶牛過肥或過瘦。初產和骨盆狹窄的奶牛一般不用初生重大的公牛交配,避免胎兒過大引起難產。
4.3治療難產奶牛應及時進行救助產,持續陣痛仍不見胎兒產出,助產員的手消毒后從上方伸人產道,矯正胎勢后將胎兒慢慢牽引出,如胎兒仍不出來,停止牽拉,及時選擇剖腹產或進行截胎術。
5子宮脫出
5.1病因妊娠期營養不良、運動不足或衰老等原因使子宮肌肉緊張性降低,胎兒過大,胎兒畸形,雙胎、胎水過多導致子宮擴張過度,助產過早,助產時。強力拉出胎兒,產后母牛努責過度都有可能引起子宮脫出。
5.2預防加強分娩奶牛的飼養管理,避免奶牛體質過瘦,對年齡較大的臨產奶牛要做好護理工作。正確進行助產操作,落實操作規程,減少助產不當引起的子宮脫出。
5.3治療奶牛子宮脫出,應爭取早治療,防止子宮暴露時間過長造成污染。一旦發現奶牛產后發生子宮脫出,應及時整復。整復后用土霉素粉500萬u涂抹于子宮粘膜預防感染。為防止子宮再次脫出,注射子宮收縮劑或將陰門暫時縫合。
6酮病
6.1病因酮病主要是在生產后泌乳早期,碳水化合物飼料供給不足,造成營養代謝機能紊亂的一種營養代謝病。
6.2預防參照飼養標準,合理搭配飼料,使奶牛營養適中。分娩后注射丙酸鈉和腎上腺皮質激素預防。
6.3治療5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重復注射數天,亦可用氫化可的松500mg,以葡萄糖生理鹽水稀釋后靜注。
奶牛圍產期疾病一旦發生,雖經治療,但造成牛群淘汰率升高,平均空懷天數延長,產奶量降低,奶品質量下降,給牛場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所以,應當采取積極的措施,以預防圍產期疾病的發生為主,降低圍產期疾病所帶來的損失。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