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病因
1.高產牛場,飼料條件好,品種多,精料充足。
2.飼料品種單純,粗飼料缺乏,日糧以加喂精料來補充粗飼料的不足。
3.混群飼養。日糧未按不同生理階段進行調整。
二、癥狀
1、急性隨分娩而發病。食欲廢絕,少乳或無乳,可視粘膜發紺、黃染,體溫初升高39.5~40℃,步態強拘,目光呆滯,對外界反應微弱。伴拉稀者,糞便呈黃色具惡臭味,對藥物無反應,于2~3天死亡或臥地不起。
2.亞急性多于分娩后3天發病,主要表現為酮病,病牛食欲降低或廢絕,乳產量驟減,糞少而干,消瘦,伴乳房炎、胎衣不下,子宮弛緩,產道內蓄集大量褐色腐臭惡露,藥物治療無效,臥地不起,呻吟、磨牙。
三、防治
1.加強飼養管理,供應平衡日糧。①飼養穩定,避免突然變更。干乳牛應限制精料量,增加干草喂量。混合料每天3~4千克,青貯料15千克,干草自由采食。②分群管理。根據不同生理階段,隨時調整營養比例,為避免進食精料過多,可將干乳牛與泌乳牛分開飼喂。③為增加母牛全身張力,減少產后胎衣不下,子宮弛緩的發生,干奶牛每天應有1~1.5小時運動。
2.加強產前、產后母牛的健康檢查。①建立酮體監測制度,提早發現病牛。產前1周至產后1天,凡酮體呈陽體者,立即治療。②定期補糖、補鈣、對年老、高產、食欲不振和有酮病史的母牛,于產前1周靜脈注射20%葡萄糖液和葡萄糖酸鈣各500毫升,共補1~3次。
3.防止產后發生酮病。日糧中可補喂煙酸4~8克,產前7天加喂,每天1次,或丙二醇200毫升或丙酸鈉125~250克,產前8天飼喂,每天1次,連服15~30天。
4.及時配種。不漏掉發情牛,提高受胎率,防止奶牛干乳期過長而致肥。
5.藥物治療。目的是抑制脂肪分解,減少脂肪酸在肝中的積存,加速脂肪的利用,防止并發酮病,其原則是解毒、保肝、補糖。①50%葡萄糖液500~1000毫升,靜脈注射。②50%右旋糖酐:第1次500毫升,每天注射2~3次,靜脈注射。③尼克酰胺(煙酸):12~15克,1次內服,連服3~5天。其作用是抗解脂作用和抑制酮體的生成。④氯化鈷或硫酸鈷:每天100克,內服。⑤丙二醇:170~342克,每天2次口服,連服10天,喂前靜脈注射50%左旋糖酐500毫升,效果更好。氯化膽堿50克,1次內服,日服2次。⑥為防止繼發感染,可使用廣譜抗生素,金霉素或四環素200萬~250萬國際單位,1次靜脈注射,每天2次。⑦防止氮血癥:用5%碳酸氫鈉500~1000毫升,1次靜脈注射。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