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肉牛適時出欄是降低飼養成本,提高養牛經濟效益的重要環節。
一般肉牛的生長發育規律為:在1歲前生長迅速,增重較快;1歲以后生長速度逐漸減慢,特別是1.5-2歲以后生長更慢。一般地說,第二年增重僅為第一年的70%,第三年增重僅為第二年的50%。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僅增重速度減慢,而且2歲以后肉質也漸粗硬。以夏洛萊牛為例,日增重從出生到6月齡為1.18~1.1公斤,而7-12月齡為1.05-0.9公斤。試驗證明,年齡小的肉牛增重1公斤所需要的飼料量較年齡大的牛要少。據美國加州試驗證明,犢牛在后半期,每100公斤胴體增重消耗飼料量僅比前期多18%,而閹公牛1歲時,后半期比前半期多耗飼料35%,2歲時多耗飼料42%,3歲時多耗料69%。可見,從飼料總消耗量和資金周轉及設備利用等方面考慮,飼養年齡小的牛較飼養年齡大的牛更有利。
目前,我國育肥牛的年齡偏大,多為3~5歲的架子牛。不僅牛群周轉慢,浪費大量的飼料和人力,而且也降低了牛肉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據推算,如把牛的出欄年齡縮短到2歲,繁殖母牛比例可達到45%,出欄率可達到25%以上;若把出欄年齡縮短到1.5歲,繁殖母牛比例可提高到60%,出欄率可達到40%以上。由此可見,縮短牛的飼養期,不僅可以提高出欄率,而且還可以增加牛群的母牛比例和產犢數量,明顯提高肉牛的商品率和養牛經濟效益。因此在我國廣大農牧區,對犢牛實行4-6月齡斷奶,夏秋季以放牧為主,適當補飼,冬春季在塑料大棚保溫牛舍內補草料,一般在第二年秋末冬初即犢牛1.5歲體重達到300公斤左右出欄比較合適。這一時期牛的增重速度較快,飼料報酬高,肉質細嫩,育肥消耗的精料不多,飼養成本較低,適合在農牧區推廣。同時出欄的架子牛再經過3-4個月的強度育肥后在2歲左右體重達到500公斤屠宰,是高檔牛肉的貨源,對養牛戶和消費者都有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