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中心 > 畜禽養(yǎng)殖 > 養(yǎng)牛技術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病因原發(fā)性的牛支氣管炎多因受寒感冒或因吸入有刺激性氣體,使支氣管黏膜的防衛(wèi)機能減弱,內外源非特異性細菌大量繁殖(如肺炎球菌、巴氏桿菌、鏈球菌等)而引發(fā)。繼發(fā)性的牛支氣管炎多見于傳染病(如流感、傳染性喉氣管炎、巴氏桿菌病等)、寄生蟲病(如肺線蟲病等)和鄰近器管炎癥的經過中。
2癥狀
急性病例主要表現為咳嗽、喘息、流蛋清樣鼻液;舌苔白、微膩,觸診咽喉和氣管敏感;咳嗽干、短并伴有疼痛;胸部聽診肺泡呼吸音增強;全身癥狀輕微,體溫正常或升高0.5~1℃。慢性病例主要表現為長期咳嗽,有時咳出少量痰液;呼吸困難,不定型熱,常常從鼻孔中流出漿液性鼻液;胸部聽診可聽到濕羅音;病期拖長時病牛日漸消瘦,被毛粗亂無光,全身癥狀加重。
3 治療
治療以制菌消炎為原則。
3.1用青霉素400~480萬Iu、鏈霉素300萬Iu、注射用水30mL,1次肌肉注射,每日注射2次。
3.210%的磺胺嘧啶100~150mL靜脈注射,每日注射1~2次。
3.3四環(huán)素1~2g溶于生理鹽水或5%的葡萄糖液500mL,靜脈注射,每日注射1~2次。
3.4止咳化痰可選用氯化銨10~20g、人工鹽30~50g、復方樟腦酊30~50mL內服。
3.5中藥治療以止咳化痰、疏風解表為治則。用紫蘇、桔梗30g,麻黃、荊芥、防風、當歸、甘草各15g,杏仁、白前、百部各20g,陳皮45g,研末加杏仁水40mL、遠志酊30mL、溫水適量,1次灌服。
4典型病例
病例1:2002年7月21日,土橋村1頭3歲公牛就診。主訴3天前該牛被雨淋濕,晚上出現采食減少癥狀,次日清晨伴有咳嗽癥狀,經自家治療不見好轉。癥見該牛頻繁喘息,咳嗽干、短并有低頭伸頸的表現,體溫稍高,咳嗽時從鼻孔中流出灰白色鼻液;舌質紅,津少,苔白微膩,脈浮滑。該癥屬外感風寒,肺失宣降,應用上述方藥治療2天痊愈。
病例2:2002年8月17日,新李村1頭5歲母牛就診。主訴該牛大約在20天前開始咳嗽約5天前咳嗽加重。癥見該牛體溫略高,觸診咽喉、氣管濕咳連聲,鼻液中混有白色的黏液,胸部聽診為濕羅音,舌苔白,微膩。該癥屬外邪襲表,肺的生理功能紊亂。應用上述方藥治療2天癥狀大減,后再服此方治療3天痊愈。
5體會
5.1支氣管炎的致病因素很多,但受寒感冒是引起該病的主要原因。在診療過程中首先要分析致病因素是原發(fā)還是繼發(fā)。在治療過程中必須與喉炎、支氣管肺炎、肺充血和肺水腫等病相鑒別,這樣才能做出準確的診斷。
5.2 該病宜早診斷、早治療,確診后采用中西獸醫(yī)結合的治療方法可大大提高治愈率。
5.3對支氣管炎病畜的護理極為重要,所以治療時除應用藥物外,還要加強飼養(yǎng)管理,增強病畜的抵抗能力。如加強保溫措施,防止外感風寒加重病情,防止誤食冰凍草料,以及多喂青綠多汁飼料等。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