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多年來,牛馬筋腱斷裂的病例,在我院治療結果,都是致殘或淘汰處理。近幾年,我們采用縫合固定法治療8例,效果比較好,恢復得快,不留后遺癥。現報告如下;
1適應癥
適于牛馬的筋腱全部斷裂或部分斷裂。
2術前準備
10~18號縫合線,半彎三棱針、小圓針、止血鉗、手術刀、剪毛剪子、被皮刀架、脫脂棉繃帶、生理鹽水、碘酊、75%酒精、保定寧、鹽酸普魯卡因、12號或14號鋼筋4~6根。
3手術過程
首先,給家畜肌肉注射保定寧進行麻醉,馬站立保定,牛側臥保定。術者、器械進行消毒,創口周圍,常規消毒,創口用普魯卡因進行局麻。
3.1清除創口內的凝血塊和破碎組織片,已經縮回的筋腱,用止血鉗將一斷端鉗住,拉出創口外使其暴露。在距創口大約2cm處,用10號線將筋腱、總鞘膜和皮膚一起縫合,結扎固定:另一斷端用止血鉗沿總鞘膜方向鉗住,以同樣方法拉出固定。
3.2將拉出暴露的筋腱兩斷端,各分兩根,一端分出的一根與另一端分出的一根銜接并結扎,勒緊;另兩端的兩根筋腱以同樣的方法固定勒緊,以免滑脫。然后將結扎好的兩斷端筋腱送入創口內,沖洗創口(用生理水沖洗),清除干凈后,縫合創口(用青霉素在創口內均勻撒布)。
3.3第2次再用固定縫合,即在距創口約2cm處(第1次的筋腱、總鞘膜和皮膚一起固定縫合處),用8字縫合法把兩斷端再次縫合固定。
3.4第3次鋼筋夾固定:用12號或14號鋼筋按患肢的形狀和關節的形狀方向,以內外側和腹背側各用形狀相符的綱筋架各一根并固定1~2個關節,為了減少關節的活動和患肢的負重。固定時,應將創口暴露,以便沖洗、換藥。
3.57~10d后,解除鋼筋固定夾,15~20d拆線。一般均基本恢復正常活動和負重能力,未見有后遺癥,只是創口處有一硬結,患部與正常部位相比較稍粗一點外,不影響肢體功能。
4術后護理
患畜要減少運動,特別要注意患肢起臥時保護好。鋼筋固定夾,以防止滑脫。
為防止創口污染,及時清理創口;按時定量飼喂、飲水。避免與其它牲畜接觸,以防踢蹴,造成不良后果。
5病例
病例1:1995年江東鄉東屯村民李道福家散放的1頭4歲母牛,吃了場院的黃豆被人用鐮刀砍傷,將左后肢跟腱砍斷,傷口腫脹外翻,創腔內充滿血凝塊,患肢不能負重,跗關節無拉力而任意屈曲。斷腱的遠心端外露,向心端縮回大約4cm。采用上述縫合固定方法治療,7d后患肢能負重和運步,解除鋼筋夾并停藥。20d左右患肢基本恢復正常功能,只是在斷腱處有一硬節,大約2個月后消失,但與健康肢體相比較,稍微有些增粗,可是功能正常。
病例2:江東鄉永勝村村民韓躍祥飼養的1匹紅色2歲母馬,右后肢系關節上15cm處指屈腱完全被砍斷,患肢蹄踵著地,蹄尖撬起,不能負重。創口有凝血塊,腫脹,兩斷端均縮回,用上述縫合固定法治療,約18d基本恢復正常功能。1年后追訪,無任何后遺癥。
6討論
6.1這種治療方法簡便易行。
6.2通過8例縫合固定法、8字縫合法、鋼筋夾固定法,克服了兩腱端由于負重而滑脫或撕裂造成的失敗,解決了斷端不易銜接固定的歷史。
6.3根據上術療法,可以證明肌腱同其他組織一樣,再生能力很強,恢復快,愈后不留后遺癥。
6.4利用此方法治療減少了由于筋腱斷裂致殘或淘汰而帶來的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6.5為了避免集體或個人的經濟利益受到損害,也為了避免牲畜被砍傷,畜主要管理好自家的牲畜,最好拴養,不要散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