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胎衣不下,是指母牛產后超過12小時而胎衣仍然不能排出體外,滯留在子宮內。近幾年在黃牛改良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此病,筆者采取以下防治措施,效果較好。
一、母牛懷孕時的預防措施
1、合理搭配飼料一些農戶養牛技術較差,除放牧之外,普遍使用玉米秸稈、小麥秸稈喂養,很少使用青貯、青干飼料及其它加工飼料,造成飼料單一,營養缺乏,懷孕母牛體質較差,胎衣不下發病率較高。因此,筆者建議對懷孕母牛的飼喂要合理搭配飼料,要將粗料、青綠多汁飼料和農作物秸稈相互搭配,精料要由玉米、麩皮、豆餅、食鹽等混合而成。另外還要添加含鈣、維生素和礦物質、微量元素等成分的添加劑。特別在冬季要補飼胡蘿卜、魚肝油膠丸等。在母牛懷孕初期和中期可適當增加精料量,后期至臨產前1~2周減少精料,增加青綠多汁飼料。
2、適當增加活動量農忙時間和青草茂盛季節,由于使役和放牧,母牛的運動量較大,而在冬季牛進入暖棚后,活動量就大大減少。一些農戶不注意驅趕母牛運動,造成懷孕母牛早產、難產,以致胎衣不下。因此在母牛懷孕1~2個月時,活動量相對要少些,懷孕8~9個月時,活動量相對要大一些,每天舍外運動不少于4小時。
3、使用藥物預防胎衣不下在離母牛預產期45天和15天時,各肌注1次亞硒酸鈉VE,每次5毫升;產后讓母牛飲溫鹽水2000~5000毫升;也可對產后2~3小時后胎衣排出不多的牛注射縮宮素100~150U,對牛的胎衣不下有明顯預防效果。
二、母牛胎衣不下時治療措施
母牛胎衣不下時,一般不采用手術剝離,可利用以下藥物治療:
1、產后6~8小時,肌注縮宮素100~150U,2~4小時后再重復1次。
2、子宮灌注“宮凈”400~600毫升,消炎,縮宮,促進胎衣排出。
3、子宮灌注生理鹽水500~1000毫升,加土霉素4克。
4、灌服中藥加味生化湯:當歸90克、川芎69克、益母草150克、黨參60克、黃芪60克、桃仁30克、紅花25克、白術60克、山楂60克、炙甘草15克,用水煎服。
5、注射0.25%的比賽可靈治療母牛胎衣不下病,效果非常顯著。注射劑量依病牛體重而定,作適量增減。每12小時1次,每次皮下注射0.25%的比賽可靈10~20毫升。一般用藥1次胎衣即可脫落,有的病牛胎衣因在子宮內或阻道里停留時間過長而腐敗,可連續用藥2次;同時配合注射抗菌素或磺胺類藥物,防止繼發感染其它疾病并促進子宮復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