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奶牛皺胃積食是獸醫臨床常見的多發病,該病約占奶牛消化系統病的7%,致死率約40%,筆者在近幾年的臨床實踐中探討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共治療57例,使致死率降低到10%,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1了解病因、病機是治療的前提
奶牛皺胃積食最多發生于產前一周及產后兩周這一時段。產前胎兒發育已經成熟,子宮體積達到極限,對皺胃擠壓也最為嚴重,此時若飼喂精料過多,或麥秸切鍘過細,或喂飼難以消化的花生秧以及缺乏適度運動等,可引起迷走神經興奮性降低,皺胃收縮減弱,導致皺胃內容物積滯而形成積食。母牛產后兩周由于分娩應激及泌乳導致不同程度低血鈣和低血鉀,使皺胃興奮性降低,加之畜主顧及母牛健康以及為了多產奶,多量飼喂精料和過飽飼喂,也易誘發積食。
皺胃積食的危害主要有:可繼發瓣胃阻塞、前胃遲緩和瘤胃積液;胃內容物發酵可產生有毒有害物質引起自體中毒;食欲、反芻減弱和廢絕以及瘤胃積液可引起嚴重脫水;由于積食壓迫及有害物質刺激,皺胃黏膜可發炎變性壞死。
2早期確診是治療成敗的關鍵
本人將奶牛皺胃積食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以便診斷、治療和判定預后。
第一階段:發病初期,表現為食欲、反芻減退,瘤胃蠕動音減弱、瓣胃音低沉、腹部聽叩結合可聽到鋼管音,此階段可持續1~2天,最易與前胃遲緩混淆。
第二階段:食欲反芻廢絕,瘤胃音與瓣胃音消失,右下腹部增大,常做排糞姿勢,排糞排尿較少,有時僅排少量腥臭稀糞,并混有黏液,沖擊瘤胃有振水音,左側或右側肷窩聽診,可聽到鋼管音,直腸檢查能觸摸到膨大的雛胃壁,此階段持續2~3天。
第三階段:除前述第一、第二階段各癥外,右側肋骨弓腹下呈枕狀隆起,觸之堅硬,眼球深陷,鼻盤干燥,口涎增多,精神極度沉郁,全身狀況迅速惡化,此階段持續3~4天。
該病的診斷要點是:在第一和第二階段,在左側或右側肷窩聽診,同時以手指叩擊左側倒數第一至第五肋骨或右側倒數第一、第二肋骨,可聽到清朗高亢的鋼管音,這是確診該病的重要指征。在第二階段沖擊瘤胃有振水音。在第三階段皺胃積食各癥俱全,稍有經驗者即可識別,此時若心率超過110次/分,預后不良,建議淘汰。
此病應注意與皺胃變位相鑒別。皺胃變位也多發生于產后,也可聽到鋼管音。左方變位者直腸檢查可感知瘤胃背囊明顯右移,在鋼管音下方穿刺檢查穿刺液呈酸性:右方變位者腹痛明顯,排糞帶血,直腸檢查在右側腹部能觸摸到膨脹而緊張的皺胃,有時充滿整個腹腔。
3及時補鉀補鈣,合理選擇疏通用藥,對治療效果產生決定影響
筆者用半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了9頭發病奶牛的血鈣、血鉀,血鈣水平為0.86~1.72mmol/L,平均水平為1.25mmol/L;血鉀水平為1.22~2.67mmol/L,平均水平為1.91mmoL/L。從測定結果看,積食病牛均有低血鈣、低血鉀。筆者初治奶牛皺胃積食時和其他多數獸醫一樣常用瀉劑加水灌服,治療效果差,致死率高。后選擇,當歸蓯蓉湯(中獸醫診療經驗第二集,裴耀卿先生方)加減并同時多量補鉀補鈣,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方為:油當歸200g、肉蓯蓉100g、番瀉葉60g、廣木香45g、厚樸60g、炒枳殼60g、醋香附60g、瞿麥45g、通草40g、六曲120g、木通45g、焦山楂120g、火麻仁150g、郁李仁100g、三棱60g、莪術60g、炒萊菔子150g、生姜120g。水煎取汁3000ml加麻油250ml,候溫灌服。補鉀補鈣之法為10%氯化鉀90ml、10%葡萄糖酸鈣1000ml、5%糖鹽水6000ml,將氯化鉀稀釋至0.4%以下,葡萄糖酸鈣稀釋至4%以下,緩慢靜滴,前述中西藥每天一次,連用3天,對第一期和第二期患牛治愈率達90%。
當歸蓯蓉湯中油當歸補血潤腸,肉蓯蓉補腎潤腸,二者皆為主藥;輔以潘瀉葉瀉熱通便,火麻仁、郁李仁、麻油潤腸通下,木香、香附、厚樸、枳殼通行滯氣,助主藥理氣通便;山楂、建曲、三棱、莪術、炒萊菔子消積導滯,木通、瞿麥、通草利尿清熱皆為佐藥。在此方使用中,產前積食者去瞿麥、通草加白芍60g,產后積食者加黃芪200g。
使用鈣、鉀的指導思想是產前產后均有缺鈣,產后分娩應激低血鉀明顯。實踐證明,鉀、鈣的使用必須足量才能發揮應用效果。芒硝、大黃類效果差,推測原因可能是積食發生后皺胃、瓣胃和瘤胃內已有大量積食積液,此時灌服大量容積性瀉藥,能造成胃壁進一步擴張,并不能有效刺激胃腸運動。大量輸液的目的是緩解脫水和自體中毒。
4輔以針術療效更佳
筆者用12cm獸用圓利針選擇健胃穴和胃俞穴針刺,協助藥物治療,效果更佳。具體做法是進針2.5cm,每10分鐘提插捻轉一次,留針30分鐘,或用電針機微波低頻刺激。健胃穴下方有迷走神經干,胃俞穴下方有迷走神經腹支分支,針刺能提高迷走神經興奮性,促進胃腸收縮。
5支持療法是必要的
在前述補鉀補鈣大量輸液的同時,給予強心劑、維生素、抗生素是必要的。筆者常用安鈉咖3g、復合維生素B20ml、氨芐青霉素10g,肌注或靜滴。給予氨芐青霉素主要是控制感染和預防繼發感染。
6體會與小結
一是奶牛皺胃積食確診越早、用藥越早,治療成功率就越高。只要具有前胃遲緩癥狀,聽診有鋼管音,發生在產前或產后,除皺胃變位,即可確診,發展到第三階段死亡率近100%;二是當歸蓯蓉湯潤腸通便,無不良刺激,最適宜產前產后之畜,結合針術和大量輸液及支持療法,效果確實;三是低鉀低鈣是重要的發病誘因和促進因素,補鉀補鈣是影響治療效果的關鍵因素,必須足量方可奏效;四是本人對奶牛皺胃積食中后期病例做過三例手術,全部以死亡告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